【重走西北角】定西鲁家沟寒旱产业园:贫瘠土地上种出“致富薯”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凉爽、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是马铃薯种植的“天然温床”。
鲁家沟寒旱产业园坐落于定西市鲁家沟镇,千亩土地上,温室、组培中心与加工车间错落有致,塑料大棚里成片的马铃薯苗生机盎然,绿油油一片。
崛起之路:多方合力铺就鲁家沟产业坦途
鲁家沟寒旱产业园的崛起,始于一场“多方握手”,是政策、企业、技术与人力的多方共振。
为解决规模化培育原原种难题,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率先下乡试验,雇佣村民种植带动散户单干,但散户经营因为技术落后,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与质量始终上不去。
针对这种困境,诞生了“建园聚能”的构想——集中力量搞培育、建标准,让园区集中培育转化为产业优势。
2022年,当地政府正式启动产业园规划,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富宝成为首个合作伙伴。
从选址平整土地到搭建温室大棚,从引进组培设备到组建技术团队,短短一年时间,1000多亩的产业园在2022年落地建成,2023年全面经营。
该产业园三年来吸引了7家企业入驻,逐步构建起“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在杨富宝的带领下,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原原种培育中心,实现了从“纸上蓝图”到“田间实景”的跨越。
脱毒苗与原原种培育不仅供应本地种植大户,还远销新疆、内蒙及西南地区,100多名当地农民经培训成为产业工人,收入较传统种地翻了几番。
曾经零散的种植散户,如今融入了标准化生产体系,鲁家沟的马铃薯种子开始在全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产业园每年可产马铃薯脱毒苗1亿株,原原种5000多万粒。

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郑皓文/摄
质量把控:科技筑牢种业“芯片”根基
脱毒苗培育是原原种的“源头工程”。传统种薯在种植过程中容易感染病毒,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产业园立足市场的核心在于对脱毒苗与原原种的严苛把控。
技术人员在超净工作台上,用解剖针精准剥离毫米级的马铃薯生长点——这是病毒尚未侵染的“黄金区域”,经病毒检测后恒温扩繁。这一步,如同给种子“消毒”,从而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剥离后的生长点经病毒检测确认无毒后,接入含特定配方的无毒培养基,在恒温恒光环境中扩繁。
“在脱毒苗培育过程中,全程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和多轮病毒检测,确保培育出抗病害能力强的脱毒苗。”杨富宝说指着幼苗说,“这些幼苗经过扩繁、移栽后,就能培育出原原种。”
杨富宝介绍了原原种培育的三种培育方式——土壤栽培、高架离地苗床、雾培生产。
雾培技术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施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从根源上避免了土传病害,同时最佳的肥水条件也会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提高繁育效率。
杨富宝小心翼翼地掀开育种盘下的帘子,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马铃薯原原种挂满根茎。种苗竟悬在蒙着塑料膜的铁架上,膜下,一条条根系坠着大串干净的种薯,浸润在自动喷洒的营养液中。
“这是我们采用‘雾培’生产的马铃薯原原种,长得像一串串葡萄,还可以反复采收。”杨富宝介绍,采用“雾培”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脱毒组培苗,是取用马铃薯芽尖上最顶端部位的细胞培养而成的。
“在‘雾培’环境下,原原种薯产量可由每株3到5粒提升到每株50粒以上。”杨富宝骄傲地说,“雾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脱毒马铃薯种薯成本,有助于杜绝土传病害,提高原原种产量和质量。

雾培技术马铃薯根系 郑皓文/摄
未来之路:科技生态谋发展
如今的鲁家沟,正沿着“科技+生态”的路径向外辐射。
“现在只是起步,未来产业园将启动过程化管理人员、延伸产业链、科研技术三大升级计划。”杨富宝介绍。
产业园引进科研管理人才,与企业合作攻关脱毒技术,构建从组培脱毒到温室培育的全链条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扩繁、原原种培育效率。同时,以老带新和培训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确保脱毒苗培育的每个环节可控。
据杨富宝介绍,产业园还将输出技术模式,协助青海、定西漳县建立种植基地,复制寒旱种植经验。同时,延伸产业链,开发马铃薯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
生态保护方面,产业园园区坚持生态优先,广泛使用“雾培”技术,实现水资源循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育良种”与“护生态”的同步推进。
从零散培育到建成标准化培育基地,再到谋划全产业链扩张,鲁家沟寒旱产业园的每一步都踩着“向逆境要效益”的节奏。这片高原上的马铃薯之光,不仅照亮了定西的乡村振兴路,更写下了“向逆境要效益”的中国农业答案。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本科生武彤、毕永畅;指导教师斗维红、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5-07-16【重走西北角】青石为纸 内江梯坎上的活态城市传记
- 2025-07-16【重走西北角】范驰英与她的糕点摊:二十六年守住一座城的舌尖记忆
- 2025-07-16【重走西北角】竹丝绕指传千年——陕西非遗传承人王红侠的瓷胎竹编“守艺”路
- 2025-07-15【重走西北角】政策赋能+技术攻坚 兰州雅本制药见证西北中试产业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