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全力以赴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原标题: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 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
我市全力以赴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中国甘肃网3月3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田小东)记者从3月30日召开的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二十九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3月29日24时,兰州市累计确诊本土病例139例,无症状感染者240例。截至3月29日,我市本土病例已累计治愈出院70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26例,其余人员情况稳定。
自3月7日我市发现首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以来,3月19日达到单日最高,阳性感染者41例。近4天:3月26日,没有本土确诊病例,有8例无症状感染者;3月27日,有1例本土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3月28日,没有本土确诊病例,有11例无症状感染者;3月29日,没有本土确诊病例,有9例无症状感染者。
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目前,全市上下以共克时艰的恒心和毅力,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坚持不懈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尽快阻断疫情扩散蔓延。我市不断优化核酸检测“采、送、检、报”工作流程,强化检测质量,提升检测效率,对封控区、管控区、隔离点等重点区域和“红黄码”、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群加强核酸检测筛查力度,做到应检尽检、快检快报。同时,在前期开展的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和深化核酸筛查的基础上,通过官网发布、张贴公告、小区LED屏、短信通知、“敲门行动”、业主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宣传组织,持续开展核酸检测“回头看”工作,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封控、管控区涉及18.23万人
全面加强社会面防控,不断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在加强疫情传播风险研判的同时,分区分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级分类管理。同时,聚焦风险防控重点区域及部位,按照“大包围、小分割”的方法,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进出小区查码验码和扫“场所码”等工作,切实减少人员流动性,降低传播风险。截至3月29日24时,我市有封控区72个、管控区38个,共涉及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永登、榆中7个县区、34个街道、8个乡镇、71个社区、7个村。封控、管控区涉及6.78万户,18.23万人。按照“应调尽调、到时即调,应解尽解、即时即解”原则,做好现有封控区、管控区动态调整,达到调整条件后,经评估,逐步有序予以调整,跟进开展环境消杀。目前累计解除封控区20个、管控区12个、降为防范区12个,累计解封1.03万户、2.17万人。
“非绿码”就诊患者累计1316人次
全程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非绿码”人员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封控区、管控区群众正常就医需求服务,街道社区对辖区内“老弱病残”及妇幼群体进行摸底,公布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开辟绿色通道,满足群众紧急医疗需求,全力做好群众就医“一出一进”和“一来一回”工作,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统筹医疗服务保障,做好患者接收、诊疗工作,全市共设立“非绿码”定点救治医院13家,分别为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固区人民医院、红古区人民医院、永登县人民医院、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皋兰县人民医院、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兰州手足外科第二医院、西固区中医院、安宁区万里医院、兰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疫情期间,专人专班负责,为“非绿码”患者提供肿瘤、血液透析、孕产妇、新生儿等急危重症治疗和“非绿码”人员的及时就医需求。截至3月29日24时,已接受“非绿码”就诊患者累计1316人次。
全方位守牢“外防输入”关口
严格落实属地防控政策,对来兰人员实行“落地检”和报备管理,进一步加强“两站一场”、高速公路入口、中高风险地区来兰人员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查验。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从严从实落实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行业监测与管理,强化人员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和环境消杀,实行“日报告”制度。严格落实12类“应检尽检”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制度,充分发挥核酸检测、发热门诊、医疗机构、药店等“哨点”预警监测作用,形成防控主动,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大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识宣传,增强居民自主防护意识,以及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主动报告意识和发热后能够到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的意识。
下一步,我市将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持之以恒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各项措施,守牢外防输入防线,精准攻坚局部风险,持续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全力以赴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相关新闻
- 2022-03-31【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兰州市加强隔离点科学管理
- 2022-03-31兰州市对来兰人员 实行“落地检”和报备管理
- 2022-03-31【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兰州市加强隔离点科学管理
- 2022-03-30兰州今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一百二十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