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绿色循环农业“壮大”牛经济

华亭市肉牛养殖基地
华亭市不断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子,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步伐,让绿色循环农业成为牛产业“新引擎”。
走进上关镇育农有限责任公司一间牛舍,排排红牛悠闲地吃着饲料,叉车来回忙着运输饲料,有机肥上产车间,翻抛机正在轰隆隆地工作。公司负责人米玉龙难掩喜悦:“我们养殖场肉牛已扩大到154头,种植了 200 多亩粮改饲玉米,有机肥生产线也投入使用,年可加工产出优质有机肥3000吨,可以说是初步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
肉牛养殖,最大的问题就是得解决粪污污染;而秋收后秸秆回收又成了头疼的难题,“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正好完美解决这“两大难题”。据米玉龙介绍,公司建立了肉牛养殖基地、精粗饲料车间、有机肥加生产车间,每年秋收后,种植基地的 200 余亩玉米秸秆经过青贮池发酵后过腹增值成肉牛的“美餐”;基地里的牛粪,运送到有机肥加工车间,为土地提供绝佳的养分;“加餐”后的农田产量更高,种出的玉米颗粒饱满,到了冬季又成了牛的“美餐”。
“肉牛饲养+玉米种植+有机肥生产”穿起了一条闭合的循环产业链,在华亭,这条牛产业的“金链子”还在不断复制。
今年来,华亭市大力实施“育种扩繁、强龙延链、规模提升、饲草保障、品牌营销、绿色循环”六大工程,不断巩固提升平凉红牛育种群,扶持育农、东润、宏源、翔美鼎4家养殖企业新增平凉红牛核心育种群130头,6月底将突破300头。推行“户繁场育”模式,投资3500万元,11个新建、改扩建规模肉牛养殖场(区)正在各乡镇开工建设。实施“粮改饲”项目,4月中旬将完成种植粮改饲玉米4.1万亩,杂交构树1万亩,紫花苜蓿4万亩。全力推进5万吨饲草加工厂建设工作,完成冷链物流园选址、规划等工作,帮助育农牧业有机肥生产线做好产品试产和外销,有效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实现着绿色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通讯员 朱玲
相关新闻
- 2022-01-07【小康圆梦·看甘肃】庄浪:“牛经济”让百姓生活更红火
- 2021-12-06【甘快看】瓜州:牛产业壮大“牛经济”村民走上富裕路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