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六个着力”推进“无诉讼村”试点创建
原标题:康县:“六个着力”推进“无诉讼村”试点创建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曹治通讯员李明
去年以来,康县通过“六个着力”积极开展创建“无诉讼村”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试点工作。当前,长坝镇、店子乡创建“无诉讼村”工作已取得扎实成效,矛盾纠纷网格预警、多元化解、特邀调解机制已经形成,村社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为维护域内和谐稳定、共促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康县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袁东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康县将精准把握诉源治理新使命和创建“无诉讼村”与诉源治理的职能定位,完善诉调对接、案件分流机制,逐步建立“当事人线上申请、基层法庭即时委派、法治指导员线上指导、调解员线上调解、调解协议线上确认”的一站式解纷新路径,满足人民群众高效、便捷的多元解纷需求。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推动长坝镇、店子乡创建“无诉讼村”再上新台阶,为全县“无诉讼村”创建推广工作积累经验,为平安康县、法治康县建设贡献更多智慧。
着力统一思想强化领导
康县县委政法委、县法院联合印发《创建“无诉讼村”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试点工作方案》,分别在长坝镇、店子乡启动创建“无诉讼村”试点工作。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袁东在启动仪式上作了《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合力,高效落实无诉讼村创建工作》的主题讲话;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世文分别为长坝镇、店子乡领导班子、司法所、派出所、村社代表解读了创建“无诉讼村”、强化诉源治理的重要意义,旨在加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村社治理共识。
着力建章立制多元参与
作为试点乡镇,长坝镇、店子乡成立创建“无诉讼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村共选派了18名员额法官担任法治指导员,并公开遴聘39名特邀调解员。各基层法庭分别遴聘特邀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形成委派调解、委托调解、人民调解有机衔接的高效机制。挂牌成立康县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有效开展金融调解,为回收扶贫贷款、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精准司法服务。县公安局、县司法局联合印发《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依法保障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强制执行效力。
着力依托平台多方发力
借助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百日会战”攻坚行动和全县“访民意、化纠纷、促和谐”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依托“党群活动日”平台,构建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多元调解、共促和谐的矛盾化解机制,形成综治网格员、特邀调解员、法治指导员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着力加强培训强化指导
有序推进特邀调解员培训,开展特邀调解、婚姻关系、相邻关系等法律知识培训,实现长坝镇、店子乡39名特邀调解员初任培训全覆盖。加强各村法治指导员与特邀调解员沟通联系,组建长坝镇、店子乡特邀调解员微信群,保证矛盾纠纷线上预警、止于未诉、化于未发。建立村社创建“无诉讼村”工作台账,推进多元调解工作有序开展。
着力调解纠纷维护稳定
自创建“无诉讼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化解店子乡矛盾纠纷13件,其中相邻权纠纷5件,民间借贷纠纷5件,劳务工资纠纷2件,买卖合同纠纷1件,帮助群众实现合法债权8万元。其中,孙某康与孙某仓相邻权纠纷案件的有效调解,及时化解了声援群众的对立情绪,避免了群体性治安案件的发生,充分彰显出“无诉讼村”建设在提升村社治理水平、维护和谐稳定中的司法智慧。
着力普法宣讲源头预防
为教育、引导基层群众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推进村社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得益彰,康县法院选派的18名法治指导员定期列席各村“党群活动日”活动,根据全县综治形势需要,共开展非法持枪、电信诈骗、私拉电网、民间借贷、婚姻继承、保证担保等法律知识宣讲3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有效避免了基层群众因法律知识欠缺而触法担责。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