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5.7万名志愿者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徐玮)3月3日,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甘肃省玉门市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广大党员志愿者、社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的浓厚氛围。
马路上,志愿者们身着马甲、手持红旗,站立街头,指挥交通;广场上,大伙儿搭台设展、答疑解难、问诊把脉、送医送药……在玉门,5.7万名志愿者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雷锋精神。
健全机制促长效
每到周五或月末,玉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都会在包干的环境卫生区域开展大扫除活动。他们拿着扫把、笤帚等清洁工具,沿路清扫。路边的烟头,路面上的脏污,死角中的纸屑废渣,每一点垃圾都不放过,每一方土地都力求整洁。
“周五月末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我们已经坚持了17年。一方面城市更整洁美丽了,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全市干部群众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玉门市城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主任袁玉军说。
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运行的过程中,玉门市着眼长远、抓住关键,在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先后建立完善了《玉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嘉许制度》《玉门市志愿者表彰与激励办法》《玉门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等7项工作机制,构建“1+11+N”志愿服务体系,市级层面成立一支志愿服务总队,11个领域成立市级志愿服务分队,各乡镇分别成立N支志愿服务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玉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势而动,统筹运用平台资源,动员招募3800多名志愿者广泛参与到卡口值守、入户排查、全员检测、秩序维护、物资发放、宣传动员的工作中去,全市志愿服务体系动员能力、引导能力经受了实战考验。
擦亮品牌增活力
在玉门市新市区兰新社区,活跃着一支“草根”志愿服务团体——“妈妈唠嗑队”。多年来,她们在为孤寡老人排忧解闷的同时,针对社区居民邻里纠纷、空巢老人缺少关爱等问题,用唠嗑的方式,在邻里间唠出融洽、唠出和谐。
农行小二楼一户人家在墙角堆了许多木板、纸箱等垃圾,存在火灾安全隐患。邻居好心劝说,却被当做多管闲事。作为“妈妈唠嗑队”的一员,郭凤兰不厌其烦,软硬兼施,与对方沟通,几个回合下来,对方认识到了错误,主动清理了垃圾。像这样的“小事”,“妈妈唠嗑队”已经累计解决了320多件。
在玉门,像“妈妈唠嗑队”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比如,铁人精神“小小讲解员”“邻里帮帮团”“一缕阳光”“爱心笑脸”等志愿服务项目,都是常年扎根群众生活的响亮品牌。
近年来,玉门市紧紧围绕“关注困难群体”“响应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三大主题,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美丽环境”“乡村振兴”“文明劝导”等一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具有玉门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志愿服务项目库,促进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的建设。
典型引领强示范
近日,玉门市清泉乡卫生院医师、玉门市红十字志愿者燕峰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燕峰于2021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是甘肃省第46例、酒泉市第2例、玉门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疫情面前彰显志愿风采。2021年11月,在疫情“寒潮”中,一个个“红马甲”穿梭在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他们在“疫霾”的灰色幕布上留下了一帧帧感人的画面。
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们有序引导队伍流动,席小龙就是其中之一。看到动员号召,他主动报名加入防疫志愿者,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每天除了要完成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席小龙还要负责给其他志愿者配送一日三餐。虽然很忙很累,但他觉得很有意义。
在玉门,像燕峰、席小龙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千千万”。截止2021年底,全市共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132支,注册志愿者5.7万人,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达到46小时。全市累计评树各级最美志愿者19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8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6个、最佳志愿服务社区6个。
相关新闻
- 2022-02-15甘肃玉门:经济发展“有质有量” 城市品质“有颜有值”
- 2022-02-14甘肃玉门:经济发展有质量 城市品质有颜值
- 2022-02-11好“风光”推动玉门高质量发展
- 2022-02-11好“风光”推动玉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