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甘肃】追风马定格边关战斗"名场面"
文/本网特约作家 陈晓斌
让我们读一首与甘肃有关的描写马的诗。马戴《横吹曲辞·出塞》:“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这首诗是唐代边塞诗的经典之作,若单纯从写马的角度看,也是精彩至极。如果将唐诗中的骏马放在一起赛跑,这诗里的马绝对冲在前列。诗里气势贯通,神韵流动,文字干脆利落,读来畅快淋漓,让人有着速度与激情的快感。诗写的是威武的唐军雪夜奔袭敌人,开篇“金带连环束战袍”,写出我军的威武干练,“马头冲雪度临洮”,极具有画面感和带入感,读此四字,大军飞驰、雪夜疾行的面画就刻入脑海,这让人感到紧张、兴奋,有了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似乎读者自己就在马背,漫天白雪弥漫,只看见马头在前,只听到寒风掠耳,只感觉自己在往目的地临洮方向冲刺。“卷旗夜劫单于帐”,一路狂驰,夜晚时已接近单于的营帐,把军旗卷起,一则为提高冲刺速度,二则缩小目标避免敌人察觉。最后,高潮来到了,“乱斫胡儿缺宝刀”,我大军奔袭成功,敌人始料不及,两军短兵相接,我军狂砍乱杀,直砍得宝刀缺口!这把宝刀,刀头是马头铸成,刀身为连环金甲,刀身环绕着战袍军旗,这把宝刀,从陇右节度使的大营中腾空飞起,劈开漫天风雪,一路射向侵犯我汉地临洮的敌军。前三句诗,让我们体验到宝刀劈空的气势与速度,第四句诗,让我们释放出能量和激情,宝刀砍下,电闪火石,金光四射,大唐的辉煌和霸业就在这一刻成就。
诗中的“临洮”,在唐代不是指今天的甘肃省临洮县,当时狭义的概念是指甘肃的临潭县或岷县(秦长城的西起点),广义的概念指洮河流域,这里是唐朝与吐蕃国接壤的地方。临洮在唐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唐朝的西大门。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置陇右节度使,治所在都州(今青海省乐都县),主要任务是防御吐蕃东侵。唐诗中的“临洮”,经常泛指边关,寄托了诗人的边塞情怀。唐代在临洮最辉煌的战役,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大破吐蕃。唐代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西部边关的百姓歌颂哥舒翰的赞歌,诗前的题记为:“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哥舒翰原是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旧唐书》说他:“好读《左氏春秋传》及《汉书》,疏财重气,士多归之……吐蕃寇边,翰拒之于苦拔海,其众三行,从山差池而下,翰持半段枪当其锋击之,三行皆败,无不摧靡,由是知名……先是,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共呼为‘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之者。至是,(哥舒)翰使王难得、杨景晖等潜引兵至积石军,设伏以待之。吐蕃以五千骑至,翰于城中率骁勇驰击,杀之略尽,馀或挺走,伏兵邀击,匹马不还。……翰善使枪,追贼及之,以枪搭其肩而喝之,贼惊顾,翰从而刺其喉,皆剔高三五尺而堕,无不死者。左车辄下马斩首,率以为常。”自从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不敢越过临洮对唐朝进行骚扰。等吐蕃再次侵犯临洮,那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了,此为后话。
诗作者马戴,生于晚唐,是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的进士。《唐才子传》说他曾在华山隐居,“结茅堂玉女洗头盆下,轩窗甚僻,对悬瀑三十仞,往还多隐人”, 大概华山的雄伟养出了他胸中的丘壑,“戴诗壮丽,居晚唐诸公之上,优游不迫,沉著痛快,两不相伤,佳作也”。唐朝的边塞诗,兴盛于初唐和盛唐,但晚唐的马戴,边塞诗写得直逼盛唐。《出塞》这首诗,若以“壮丽”两字评价,太恰当了。让我们记住这位姓马的诗人吧,他在唐朝的晚期,沿续了唐诗的荣光,他让今天的我们跨上疾驰过甘肃的骏马,体验到盛唐的辉煌。
相关新闻
- 2022-02-16【甘快看】文县:“池哥昼”跳起来 白马民俗闹元宵
- 2022-02-14甘肃省博物馆“绿马出行”风靡冬奥会
- 2022-01-15白马山寨的新年婚礼
- 2022-01-13让彩陶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访彩陶修复技艺传承人马黑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