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他们时刻准备着(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奋斗正青春⑦)
图为甘肃省陇南市风光。
牛庆国
一
第一次听到巩芳这个名字时,我以为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消防队员,一见面才知是一位英俊帅气的男子汉。
10月初的一天,我来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一条僻静小巷,江南消防救援站就在这里。巩芳从训练场上跑了过来。
今年28岁的巩芳,出生在陇南文县的大山中。母亲怀他的时候很想生个女儿,但却是个儿子,就给他取了个女孩的名字。他参军后在部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到消防部队工作,现在是江南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书记。
消防救援工作很忙。那么,他们到底有多忙呢?
人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对巩芳和他的战友们来说则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这里地处秦巴山系接合部,森林遍布、地势险峻、山大沟深、气象条件多变,消防救援任务异常繁重。江南消防救援站的38名指战员,几乎是清一色的90后,其中有23名党员。他们工作强度很大,连睡觉都常常是半睡半醒,警铃一响,必须在45秒的时间内穿好战斗服登车出库。有时,刚出完警回来,正要吃上两口饭,就又接到警情出发了。他们一年要出警300多次,多的时候一天就有一二十次。
节假日更是他们高度警惕的时候。比如春节时,指战员们都是穿着战斗服看春晚,随时准备出警。去年除夕之夜,他们同一个地点就出了4次警,都是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险情。
在巩芳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曾在舟曲泥石流灾害救援中分别立下二等功、三等功的消防员张想福、杜彦武。握手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们手上的茧子。那是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救援中磨出来的。
我从巩芳办公桌上拿起一份“灭火救援出动命令单”,看到上面有警情编号、出动单号等。“报警时间:2021年9月22日15时4分15秒;命令下达时间:2021年9月22日15时8分42秒;灾害类型:社会救助——摘除马蜂窝。”
他们连这样的事都管?是的,在火情、地震、洪涝灾害等之外,帮群众抓蛇、开锁、开电梯,包括摘除马蜂窝之类的事,只要是群众的困难,只要接到报警,他们都管。还有照顾驻地困难老人,也被他们当作分内的事。
巩芳的肩上至今还能看到被马蜂蜇过留下的疤痕。这样的伤很多战友身上都有,但这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有困难,找消防。这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习惯。
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这是巩芳和战友们的自豪和骄傲。
二
见到杨玺时,他刚接到调令,从江南消防救援站站长的岗位调往另一个单位工作。回想起与战友们并肩战斗的日子,这位90后消防员心中充满了留恋。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杨玺和战友们闻令而动,星夜驰援,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沿途救援、疏散游客800多人。
当得知有部分游客被困九道拐、需要紧急救援时,队里的共产党员们立即挺身而出,成立“党员突击队”,火速奔向九道拐。他们中间,有刚入队的20岁出头的年轻党员,他们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有参加过多次重大救援、经验丰富的党员骨干,他们始终冲在队伍最前面;也有家里的独生子和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但他们一个个都奋不顾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把险境中的群众救出来……
救援现场余震不断、滚石飞落,遍地都是震落的巨石、震断的树木、东倒西歪的荆棘灌木。突然,两个拳头大的石块砸在杨玺身上。他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和危险,卸下安全头盔戴在被困者头上。他和突击队员们手脚并用,硬是靠着攀爬,6次往返重灾区,成功将9名被困人员安全营救。
当杨玺艰苦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时候,他的妻子即将生产。那一刻,妻子多么渴望他能守护在身边。可是,当有更多的人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坚守岗位。
2018年7月,杨玺未满周岁的孩子生病住院,妻子不幸遭遇车祸。当杨玺准备请假去照料妻儿时,陇南却发生了暴洪灾情。两难时刻,他将妻儿托付给父母,毅然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
马街镇五凤山发生塌方,两名群众受伤被困山顶。杨玺立即率领大家冒着暴雨徒步登山。道路阻断难以前行,就开辟上山小路迂回前进。湿滑的小路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不断的落石。他利用绳索在杂木间搭建救生通道,将被困者一一从塌方屋内救出。
洛塘镇八房村山洪暴涨,多名群众被困,山体持续塌方。杨玺和队友们利用抛投器、救援绳等搭建水上救援通道。但山洪湍急,水上救援通道屡次被冲断。杨玺迅速制定“两主绳、双保护、一牵引”的救援方案,按照先妇孺老弱后青壮年的顺序,将被困者成功救出。
那时,他躺在医院里的妻子忍受着伤痛,却日夜惦记着他的安全。
当然,不光是杨玺的妻子,每一位消防救援队员的妻子都在为丈夫的工作默默付出着。
采访中,我见到了另一位消防救援队员的妻子。当我问她是否感到辛苦时,这位文文静静的女同志平淡地说,她刚生完第一个孩子正坐月子时,舟曲发生了泥石流,丈夫参加了救援,一去就是一个月;生第二个孩子时,丈夫早上打来电话说要出警,晚上回来时孩子已经生了。怎么会不辛苦呢?但是丈夫是为了去救助更多的人,他的付出是有意义的,我辛苦一点,也得支持他。
正说着,她的两个孩子跑来她身边。她搂着孩子们告诉我,这两个孩子的安全意识都很强,出门会主动去关电源、关煤气,过马路也很遵守交通规则,这都是受他们爸爸的影响。口气中带着自豪。
三
在消防救援站,身为党员,就意味着面对危险冲锋在前的时候多,吃苦受累甚至受伤的机会多,但自豪感也多。
2019年5月10日,白龙江盘旋路大桥段,一名妇女坠落江中。当王怀涛等10名队员赶到事故现场时,落水妇女正困于离岸边约20米的江水中,双手紧紧抓着堤坝铁丝,一声声喊着“救我”。江水湍急,眼看落水妇女就要支撑不住,王怀涛毫不犹豫,一头扎进江水中。他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奋力游到那位妇女身边,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他一次次被江水吞没,但又一次次从江水中钻了出来,终于将这位妇女救了上来。
上岸后,王怀涛才发现自己的大腿被江水中的铁丝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疼吗?这时候才感到疼。
冷吗?上岸后才感到冷。
但群众获救了,付出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
王怀涛的一位战友说:其实在救援的时候根本想不到辛苦,只要能把受困的群众从灾难中救出来,就感到很光荣。
采访副站长王鹏时,他说他只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他说得最多的是战友们的故事。
比如,一名刚生产的产妇和襁褓中的婴儿被洪水困在家中。现场救援时,党员叶光耀怀里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一直弯着腰用自己的胸膛为婴儿遮风挡雨,直到产妇和婴儿被成功转移。
比如,在一次救援中,身上背着一位老人的党员张神洲,忽然被水下的绳索绊了一个趔趄,使他猛地双膝跪地,但他的双手依旧牢牢地托着老人。他的膝盖很快肿了起来,但他一声不吭,坚持把老人背到了安全地带。
比如,2020年8月的一个晚上,武都区东江镇王沟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被山体滑坡的落石砸伤头部。指战员们携带多功能担架,冒着不断滚落的山石,徒步赶往现场。如漆的夜色中,他们战斗服上的“中国消防救援”6个字,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不时闪现。他们往返20多公里,终于将受伤群众安全送往医院救治。
…………
2019年11月28日,平洛高速公路上,一辆满载的汽油罐车罐体着火。如果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指战员们赶到现场时,火势已是极其猛烈,爆炸随时可能发生。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救援和处置。危难关头,又一个“党员突击队”立即组成,毅然决然冲进炽热的危险区。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那一个个突击在前的身影,见证着共产党员敢打硬仗、敢于牺牲的本色。
今年“七一”前夕,江南消防救援站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当我结束采访时,五彩斑斓的秋色正把武都的崇山峻岭装扮得美不胜收。江南消防救援站的训练场上,身着“火焰蓝”的指战员们正在生龙活虎地训练。为了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宁,他们时刻准备着……
相关新闻
- 2021-12-07甘肃加快推进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800余人获“快递工程”职称
- 2021-12-07甘肃庆阳:首次拍到金钱豹“标记”“鸣叫”影像
- 2021-12-07甘肃:2025年新能源并网装机将突破8000万千瓦
- 2021-12-07甘肃玉门:清泉羊羔肉 清炖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