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陈卫中:谱写保护传承弘扬华彩旋律 奏响黄河文化上游交响乐章

21-12-06 11:5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谱写保护传承弘扬华彩旋律 奏响黄河文化上游交响乐章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 陈卫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甘肃作为黄河上游省份,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文旅系统将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做好上游文章、体现上游水平”的工作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我省黄河文化,推动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保护,确保“守得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省文化遗产丰富,黄河两岸史前文化遗址、石窟寺、长城遗址、古建筑、革命文物等各类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我们要加强黄河文化资源发掘与研究,完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全面提高黄河文化保护研究水平。

  挖掘黄河文化,既要“用内功”,也要“借外智”。研究黄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就要主动作为、用足内力。当前,甘肃文旅系统结合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极做好黄河流域文物考古与发掘工作,已经启动了全省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发起成立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正在组织开展甘青两省湟水流域联合考古调查工作,还将开展黄河文化遗址、文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工作,最终形成黄河文化资源谱系,为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打牢基础。要全面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必须利用好高校、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已经挂牌成立,文旅部大数据实验室也已落户兰州大学。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智力资源,发现我省黄河文化的历史内涵和地域特征,研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让黄河文化这棵千年大树,绽露出它的脉络纹理和繁叶巨枝。

  加强文物保护,既要靠机制,还要靠科技。我们统筹推进黄河文物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协同推进文物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把完善机制与利用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努力保持文物本来的样子。甘肃文旅系统今年实施了炳灵寺石窟等50余项黄河流域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马家窑等10处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项目。通过实施这些项目,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科学标准、优化检测机制,探索建立系统化、信息化、立体化、标准化的黄河文化保护机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施好永泰龟城等34处黄河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开发建设黄河文化资源云平台,推进基础档案、遗产遗址、影像素材的数字化保存和精准化管理,促进黄河文化资源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加强非遗保护,既要有分类,还要有整合。我省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多种多样、数量不胜枚举。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分类整理收集,分类施策保护,分类研究传承,提高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保护和空间保护能力。要把我省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学、民俗、工艺、戏剧等文化遗产收集好、研究好、传承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有记载、能延续、不绝灭。我们还要有打好“组合拳”的举措和方法,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普及。甘肃文旅系统长期坚持实施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上节会、上网络等项目工程,已将集体验、培训、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纳入了甘肃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这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也将有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坚持创新利用,打造“幸福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就要求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必须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必须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提质增效,必须让黄河文化惠泽陇原大地。对于甘肃文旅系统来说,就要加快推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我省黄河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全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让黄河文化“春意闹枝头”,促进以文兴业。黄河流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进入新时代,我们培育富民文化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实施“黄河文化+”战略是一条切合我省实际的可行之路。我们要推进黄河文化与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高度融合,推动黄河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科技融合发展,促进黄河文化与甘肃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互融互促,以及电商、数字、网络视听等高科技业态互联互通,促进黄河文化产业与体育、康养、中医药等生态产业共生共赢,为黄河文化插上产业腾飞的翅膀,给产业赋予黄河文化的强大内核,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努力抢占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让黄河文化“飞入百姓家”,丰富文化供给。党中央、国务院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强公共文化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我们要落实好这一指示精神,就要推动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向基层群众延伸,构建城乡之间互联共建、特色资源互通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黄河文化,逐步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黄河文化专区,创建黄河文化公共服务综合体示范基地,培育壮大群众性文艺队伍、文艺组织和文艺业态,构建多元化黄河文化供给机制。今年,省文旅厅先后完成135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114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排查,配送31辆流动舞台车,配备516套分馆流通和500套数字资源阅读设备,为促进黄河文化基因传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夯实了基础。

  让黄河故事“春风化时雨”,实现以文化人。讲好黄河故事,发挥文化凝心聚力的功能,就要增强黄河文化的亲和力。我们要深耕生活沃土,提炼艺术本真,围绕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题材,策划创作一批舞蹈、小说、戏剧、电影、纪录片等类型的精品力作,让黄河文化常冒热气、多带露气、更接地气。我们还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丰富传播方式,通过云展示、云展览等线上平台,促进黄河文化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由省文旅厅牵头创排的陇剧《大禹治水》,复排的国内首个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正是围绕我省黄河流域文化特色打造的又一批艺术精品;连续多年“不打烊”的“春绿陇原”文艺展演、“非遗过大年”等活动,也已经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普惠性黄河文化盛宴。

  让黄河文旅“更上一层楼”,建设文旅强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经济带,这为我们加强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利用,推进全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要突出兰州作为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这一独特优势,提升甘南 “天下黄河第一弯”、永靖黄河三峡等黄河特色旅游景区及线路产品,持续扩大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等5A级景区影响力,培育和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黄河文化地标,让我省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支点。今年,我省有9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百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有12个文化旅游类项目获得文旅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大力支持,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开局良好。

  主动融入大局,奏响“大合唱”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是独奏曲,而是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我们要把甘肃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置于全国、全省大局去谋划、去落实,既服务服从于国家大局,又充分体现甘肃特色。

  要融入战略全局,奏好“主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也是我省正在积极把握的又一重大机遇。我们要做好甘肃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就必须着眼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基本构想,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予全省文旅系统的使命与责任,正确理解、积极贯彻中央、省委关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主动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展示甘肃特色、寻求发展机遇,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要加强区域合作,奏出“同声”。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合奏中,每一个省份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只有保持协调的节奏,才能发出动听的声音。我们要加强同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务实合作,有针对性地经常开展黄河文化资源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交流活动,探索建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共同打造沿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和生态文化保护带。我们也要围绕黄河文化旅游合作,积极与青海、四川毗邻地区共建国家生态示范区。我们还要利用好“环西部火车游”“畅游交响丝路·起航如意甘肃”等推介活动,加强与沿黄省份及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交流合作,努力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向纵深发展。

  要融合其他文化,奏响“和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不能孤立地看待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而应当将黄河文化同敦煌文化、红色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形态统筹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保护和发展,应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今年,省文旅厅与兰州大学合作举办沿黄九省区高校“黄河漂流马拉松挑战赛”,与已经举办多届的敦煌“玄奘之路”沙漠戈壁挑战赛形成了“双雄会”“二重唱”,有效促进了黄河文化与敦煌文化的空间对望和融合发展。

  要开展国际交流,奏出“响度”。要让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走出国门、唱响世界,就要用好国际交流这个“扩音器”。对我省而言,就是要利用中国进出口博览会、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国际平台,借助“欢乐中国年”“双百旅游踩线”等国际性推介活动,实施《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艺术精品“走出去”工程,举办黄河文化高规格论坛、高水平展演活动,推广优质黄河文化创意产品,彰显黄河文化独特魅力,扩大我省黄河文化对外交流。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民间机构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推介黄河文化旅游品牌,传播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助力黄河文化产业发展。我省连续成功举办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伏羲大典等节会,今年还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活动,正是创新黄河文化国际表达、促进黄河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举措。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5所学校入选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甘肃省5所学校入选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出现极冷天气的冬天就是‘冷冬’?” 出现极冷天气的冬天就是‘冷冬’?”
  • 甘肃省公安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决战捷报频传 甘肃省公安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决战捷报频传
  • 兰州市城关区249所托幼机构萌宝今日返园 兰州市城关区249所托幼机构萌宝今日返园
  • 兰州城市四区“小饭桌”全部恢复经营 兰州城市四区“小饭桌”全部恢复经营
  • 开门迎客 金城娱乐场所恢复营业 开门迎客 金城娱乐场所恢复营业
  • 七里河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 七里河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
  • 今年“冬防”,兰州市要求这样做! 今年“冬防”,兰州市要求这样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5所学校入选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
2   出现极冷天气的冬天就是‘冷冬’?”
3   甘肃省公安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决战捷报频
4   兰州市城关区249所托幼机构萌宝今日返
5   去年捐围脖的魏奶奶,今年又来献爱心了
6   兰州城市四区“小饭桌”全部恢复经营
7   捡到4.6万元现金,兰州的哥彻夜寻找失
8   带着瘫痪爸爸上大学 甘肃环县女孩刘艳
9   武威重离子中心明年起将服务“一带一路
10   探访兰州重大工程进展 兰州奥体中心竣
11   “人防”“技防”结合,严管严控并行
12   白银多项“福利”提振消费信心
13   兰州大学隆基未来技术研究院成立
14   白银城区已建成560座5G基站
15   甘肃中欧班列开辟跨里海、黑海新通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