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记全国“最美公务员” 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政府副镇长、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斌
原标题: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杨斌(右)走访慰问村民 (资料照片)
他,带领全村119户贫困户实现整村脱贫,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00元;硬化村组及居民小区道路21公里,架设太阳能路灯107盏;全村绿化面积达到109亩,占村域总面积的30.1%;修建6000平方米文化广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他默默地付出。2008年6月,他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授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突出贡献奖”;2020年6月,被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2019年度“最美武威人”;2021年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6月被甘肃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无私地奉献。他,就是新时代用实际行动诠释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的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政府副镇长、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
10年前的凉州区黄羊镇上庄村,“走路没路,歇凉没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种地靠“二牛抬杠”,生病了大病拖、小病扛,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土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土墙泥巴院、扬尘蚰蜒路的脏乱差贫困村印象。
上世纪80年代,杨斌高中毕业后受聘到原武威市二坝乡计生站工作。后来,他辞去工作,开办了磷肥厂,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由于他能吃苦、脑子活,没过多久,抓住商机的杨斌腰里的钞票“鼓”了,生活质量高了,但他却高兴不起来。上庄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始终改变不了村里的落后面貌。面对这样一个老大难村,当时乡里、村里都伤透了脑筋。看着村里破旧的面貌,杨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后,乡党委领导找到他,要选派他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听到这个消息后,家人朋友没有一个赞成的。但杨斌没有退缩,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情怀,让他选择了服从和担当。
当时,杨斌对家人说:“村里不能总这么落后下去,我是党员,受党培养多年,既然组织需要我、乡亲们信任我,我就要站出来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就这样,他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决心到村上带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彻底改变乡亲们的落后面貌,并且一干就是十多年。
全村村民喝上自来水,住上新民宅
“作为村干部,就是为了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杨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任之初,杨斌就定下目标,每年为群众干一件实事。饮水问题困扰村民几十年,即便到了2005年,仍有两个村民小组每天要去涝坝里打水,人畜共饮,不卫生、不安全。2006年8月初,杨斌多次与自来水公司协商,为上庄村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但修建的自来水管道途经邻村的耕地,开挖过程中,遭到邻村群众的阻拦。为了尽快施工,杨斌白天晚上地忙,用一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点一点去感化群众,同时保证回填后的管道沟若出现问题,由他给予赔偿损失。最终,工程顺利完成,全村村民都喝上了自来水。
2009年,杨斌敏锐地捕捉到新农村建设的消息,他就向镇党委政府汇报,申请给每户补助2万元,扶持群众建新房。这一提议在镇党委会上被否决了。然而杨斌并不灰心,他向镇党委、政府立下“军令状”,干不成他就辞职。杨斌提出,由他出面为每户村民争取3万元小额担保贷款,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批建设。但经过核算,每套房子盖起来至少需要8万元,除去政府补贴和担保贷款,每户还要再出3万元。资金是个问题,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甚至有村民在施工队进村后阻止施工。一时间,杨斌想要带领大家住新房的“计划”四处受阻,甚至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开始产生顾虑。
箭在弦上,没有了退路,杨斌带头第一个修建了新民宅。那段时间,杨斌整夜睡不着,一躺在床上脑子里就会闪现每一个村民的样子,彻夜琢磨下一步要到谁家,该怎么做思想工作,下一步工程进展该注意哪些问题。就这样,他白天忙工作,晚上去村民家里拉家常劝说……6个月后,第一小组37户村民的新房终于全部建成。此后杨斌一步一个脚印,分别将上庄村其余4个村民小组的新房全部建成。2019年底,全村226户村民彻底告别土坯房,住上了新民宅。
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00元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上庄村全村贫困线以下人口407人,贫困发生率达44.38%。住上了好房子,不能饿肚子。乡亲们辛苦种植一年小麦,亩均纯收入仅有200多元,一年到头下来,只能勉强解决温饱。以后靠什么发展,怎么发展,成了杨斌心头的大难题。
2007年冬闲时节,杨斌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进取心较强的年轻村民,分批到陕西杨凌、山东寿光学习取经。几趟外出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2008年,他带领村民搭起57座日光温室。数九寒天,绿油油的青椒、红彤彤的西红柿摘筐上市。种植户李生军说:“日光温室就是我们农民的摇钱树,现在口袋里有钱了,生活有盼头了。”五组村民杨玉山原是村里的贫困户,小打小闹搞养牛,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在杨斌的帮助下,申请了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政府补贴的8000元资金,扩大了养牛规模,每年收入五六万元,于2015年脱了贫,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几年下来,全村建成107座日光温室,修建3.2万平方米的养殖小区6个,实现户户有养殖场。2011年3月,杨斌通过“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将全村2000多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成为武威市第一个整村流转耕地的村,通过耕地流转,平均每户保底收入4000元。依托区位优势,他将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引导发展商贸物流,个体工商户,就近在园区企业务工。全村119户贫困户于2015年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100元,是2014年6890元的2.6倍。
10年蝶变,如今的上庄村,绿树成荫,村容整洁,家家都有小洋房,户户通上柏油路,用上干净水厕,路灯明亮,冬季节能环保锅炉取暖,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市民,黄昏后的乡村大舞台上,唱歌、跳舞的村民脸上洋溢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庄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现代化新农村,闯出了武威市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上庄模式”。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以杨斌为首的团结进取的村委会班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焕素
相关新闻
- 2021-09-26甘肃省补充领军人才 兰州大学49名学者入选
- 2021-12-01心怀梦想 勇攀高峰——记新当选的四位陇上院士
- 2021-11-28【建功立业新时代】教坛琢玉 桃李芬芳 虔诚谱写教育新篇章
- 2021-11-27走近他们 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