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兰州百合”破产量瓶颈销四方
新华网兰州9月24日电(宋燕)你知道吗?只需要四十多个小时,新鲜的“兰州百合”就能到达大湾区的餐桌。
“兰州百合”是全国唯一食药两用的甜百合,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兰州市七里河区因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和长期积累的栽培技术,出产的百合色白、个大、味美、营养丰富,是“兰州百合”的核心主产区,被誉为“百合之乡”。
盛开的百合花。(资料图)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不过,“生三年、养三年、长三年”,“兰州百合”从种球繁育到成品百合需9年时间,生产周期长,也曾面临产量制约,多年来亩产徘徊在一千斤左右。
各生长季节的科学管理是获得高产、优质百合的关键。为此,七里河区农业技术部门和农业产业化管理部门通过实施“兰州百合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操作规程”“无公害百合(露地)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百合栽培技术规程”和“兰州百合鳞片繁育母籽技术规程”,让广大种植户和百合贮藏、加工企业全面、熟练地掌握了百合栽培、管理、采挖及加工、储藏、保鲜等技术。同时联合科研院校,组织科技人员从百合生产基地选择、优质母籽繁育、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深加工和贮藏保鲜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和新技术引进示范,从而使百合生产水平和产量有了较大提高。
刚出土的新鲜百合。(资料图)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产量上去了,高效的物流体系也为“兰州百合”走出去保驾护航。2020年11月,兰州百合博览园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有效降低了园区及区域内百合种植加工企业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
“鲜百合可以在48小时内抵达大湾区市民的餐桌。”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小花说。2019年,该企业就取得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产品加工企业双重认证,成为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一员。
“从种植、加工、检验再到运输,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菜篮子’标准进行,同时建立了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王小花介绍,旺季时,每天能往广州、深圳两地配发50吨左右兰州鲜百合。除了鲜百合外,该公司还生产即食净片鲜百合、百合营养脆片、百合花茶、百合速溶粉、百合多糖,以及面膜等数十种百合系列产品,其中近四成销往大湾区。
如今,“兰州百合”销售遍布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主的全国各大中城市,并有10多家企业在北京、上海、福建、杭州、太原、郑州及兰州市区建立百合直销店,在其他城市开展联营或代销业务。“兰州百合”还积极走向海外,在日本、美国、韩国、迪拜、意大利等国的销量也迅猛增长。
百合产品。(资料图)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七里河区利用优越的百合资源优势,遵循“布局合理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品质优良化”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营机制,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国内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使得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了以西果园镇的兰州百合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八里镇、阿干镇、魏岭乡、黄峪乡等地区的产业格局。
百合产业鼓起农民腰包。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七里河区百合种植户达1.1万户5.9万人,百合种植面积5.2万亩,百合产量2.8万吨,百合销售产值8.6亿元,人均百合收益8996元,占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940元的41%。
“务工顾家两不误。”七里河区西果园镇柴家河村民王兰芬,现在是甘肃爽口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班族”,平时主要从事百合包装的工作,月收入最高时能拿到6000元。
王小花说,公司以培育兰州百合产业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 扩大产品规模,整合资源优势,以科技引领农户致富,现已辐射带动主产区两千多农户进行百合标准化种植,“农户闲暇时还可以在企业务工。”
小小百合“乘风破浪正当时”。当下,七里河区正通过加大百合产业以及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提升其在市场开拓、营销网络建立、包装档次提升、品牌创立、精深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能力,扩大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完)
相关新闻
- 2021-09-25[走进乡村看小康]甘肃陇南 我在村里当“司令”
- 2021-09-11走进乡村看小康 | 甘肃连家砭村:山水画卷引客来 家门口就业腰包鼓
- 2021-09-11走进乡村看小康——家门口“编织”幸福生活
- 2021-09-11[走进乡村看小康]甘肃庆阳 有颜有值有特色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