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临泽倪家营镇:“牛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走进临泽县倪家营镇高庄村高标准万头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园,一期建设的10栋高标准圈舍整齐排列,一头头牛儿膘肥体壮,满载饲料的饲喂机在一个个大棚间奔走,喂养工人严格按照标准给牛添加饲料。而在养殖圈舍旁,挖掘机、推土机正在来回作业,工人挥起手中的工具娴熟的砌砖抹墙。今年计划在一期修建10栋圈舍的基础上再修建圈舍16栋,目前二期圈舍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有序推进。
近年来,倪家营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围绕戈壁荒滩大、光照时间长、秸秆饲草丰富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着力打造“倪”字号农特产品,草畜产业已成为该镇优势主导产业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
高标准规划实现产业集群。南台村村民岩学平抢抓今年镇上规划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园区机遇,积极报名修建养殖场,“计划在生态养殖示范园区修6座养殖场,一座占地十亩,一共60亩,每座养殖场养殖规模大约在200头以上。”岩学平说。倪家营镇积极融入省市县产业布局,以“小群体、大规模”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为目标,按照“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的要求,采取统一规划、个人自建的模式,结合高庄荒滩资源优势,在高庄村以北荒滩上分三期规划修建占地558亩的高标准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园,至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0栋、饲草银行1家,辐射带动周边121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左右,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余元;二期工程计划修建21栋养殖场,年内可投入运行;三期已完成设计规划。
跨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以前8家人挤在20亩的一个养殖小区,一家最多养五六十头,地方小拉饲草,喂养都不方便。现在搬入新的养殖小区,我们一家占地都30亩,养满能养500多头。养殖场区大了,使用机械也方便,省工省时。”说起入住新养殖小区,倪家营村村民蒋永明甚是称赞。该镇按照“大园区、小业主、多业主”的思路,打破区域限制,鼓励全镇农户积极参与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并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养殖大户对场区规划进行共同论证、商议。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保要求,单个养殖场占地6000平方米,建设长60-75米、宽14米的双列式高标准牛舍,配套运动场,修建消毒室、青贮窖、堆粪场、化粪池、饲草棚等设施,大力提升畜禽标准化养殖水平,使科学饲养和生态环保有机结合,实现高标准、机械化、环保型畜牧发展新路子。至目前,已完成饲草银行和18栋高标准牛舍建设,6栋主体已完工,2栋正在平整场地,预计年内可达到26栋。
种养销结合实现产业联动。“以前搞养殖也没有固定的收购客商,由牛贩子上门收购,收入不是太好。自从加入联合社,实行“三联”肉牛销售模式,都是按订单出售,收入有了保障,比卖给牛贩子的价格要高。”倪家营镇养殖大户葛松斌如是说。
为实现种养销产业联动,该镇在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品牌过程中,整合各示范园内的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成立肉牛养殖联合社,持续推广“三联”肉牛养殖销售模式,逐步实现种养销一体化的循环发展模式。集聚发展“种-养-加”循环产业,以肉牛生态养殖为主导,以合作社为组织单元,充分发挥“饲草银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围绕“秸秆变饲料、粪便变肥料”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秸秆、粪便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种养促增收”的循环发展模式,建立交易市场、专业合作社与农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多渠道销售农户种养产品。持续鼓励扶持养殖大户变营销能人,探索成立服务肉牛产业发展的中介、服务、营销机构,并加快交易市场、屠宰加工厂建设,打响西门塔尔肉牛品牌,倾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区。预计到2023年,园区内肉牛养殖量可达1.5万头,带动全镇肉牛养殖量达5万头以上,出栏肉牛3万头以上,可增加经济总收入2亿元,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000 元以上,肉牛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突破60%。
通讯员 闫兴国 贾宏杰
相关新闻
- 2021-09-01【小康圆梦·看甘肃】西和:小半夏变成农民致富 “金豆子”
- 2021-09-01【小康圆梦·看甘肃】瓜州:“错季种植”种出“甜蜜日子”
- 2021-09-01【小康圆梦·看甘肃】灵台:小花椒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 2021-09-01【小康圆梦·看甘肃】民乐三堡镇:“搬”出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