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评选揭晓
原标题:2021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评选揭晓
市文明办:希望用榜样的力量点燃未成年人对真善美的向往
于明杨
王在泉
白若曦
包文玉
朱梅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月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校外办联合在全市广大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的“新时代兰州好少年”评选活动,经学生推选、学校推荐,市教育局等部门及各区县,兰州新区、高新区推报,候选人公示、公众投票、评选委员会综合评议,评选出2021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10名,分别是:于明杨、王在泉、白若曦、包文玉、朱梅俊、许张平、李明臻、陈江鲸、柴怡如、葛馨瑷。
现将“新时代兰州好少年”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展示,在广大青少年中树立身边楷模,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于明杨
男,13岁,汉族,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七年级四班学生
从2017年开始做公益至今,他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多次到东乡、临洮、山丹等贫困地区参加捐赠和义演,被多家公益组织授予爱心小天使、爱心志愿者、公益之星等称号。
2020年,他参加了“在声援疫线 声暖人心抗疫”公益朗诵,“我和祖国共成长——喜迎国庆华诞 助力脱贫攻坚”走进东乡扶贫助学公益行暨爱心捐赠仪式,第三十二届春绿陇原、西固之夏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调演等公益活动。2021年荣获CCTV中学生频道“向阳花开”全国大型电视展演系列活动甘肃区公益形象大使。
王在泉
男,12岁,汉族,兰州市东郊学校六年级二班学生
机器人制作、电脑编程、无线电测向都是王在泉所擅长的领域。7岁,他第一次见到了乐高机器人就被深深吸引,从此开始学习机器人设计与制作。6年来,他反复拆解组装,不断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直到弄懂学会为止,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果实。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电脑编程,他又开始学习电脑编程Scratch语言。
然而Scratch语言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乏味的,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让他坚持了下来,先后取得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scratch)一级证书和三级证书。疫情期间,他用电脑编程语言,设计了抗疫小游戏,通过游戏向同学们宣传防疫知识。2020年,他又开始了一次全新的自我挑战——学习python语言。四年级时,他加入了学校无线电社团,学习无线电测向和定向技术,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白若曦
女,10岁,汉族,兰州师范附属小学三年级四班学生
因患有先天性面部大面积鲜红斑痣,需要常年奔波于各地医院,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总是强忍疼痛,一声不吭。一开始,她也会很在意别人的态度,偷偷哭泣,但一次次的磨砺,让她变得阳光乐观,微笑面对。
5岁学习钢琴,不论春夏秋冬她都坚持练琴,在左手骨折的情况下,仍坚持右手练习。在不懈地努力下,她通过了钢琴九级考试,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一、二等奖。6岁时,尽管年龄不够,却因为成绩优异,被兰州市“星光少儿合唱团”破格录取。刚进合唱团,就遇到歌剧《卡门》选拔童声合唱演员,歌剧演出需要融合表演与演唱,而且还需要用法语演唱。为了通过语言关,她每天不停地练习,因为识字不多,拼音也没开始学,不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做标注,她就让妈妈一遍遍播放老师教学的录音,一句句跟着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纯正的语音、准确的演唱征服了老师,作为年龄最小的演员跟随合唱团参加了歌剧《卡门》的排练。
包文玉
女,13岁,汉族,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盲六年级学生
她患有先天性耳聋,当父母把她送到学校时,心里满是担忧和不安。刚开始,父母周末来学校探视,把她接到市里的亲戚家住一晚。早上,当家人走进包文玉睡的房间时,发现她已经起床,洗漱完毕、穿戴整齐,被子也叠得整整齐齐。亲戚感慨不已,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却如此自立。
在学校,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担任班干部以来,她更是全身心投入,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自入学以来,她的文化课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每学年都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朱梅俊
女,14岁,汉族,兰州新区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一班学生
她家境贫寒,自小失去母亲,父亲因病重度残疾。虽然命运坎坷,但她孝顺懂事,品学兼优,自律能力强。父亲未生病前常年外出务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帮奶奶做饭,小小的她承担起了不少的家务。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从三年级开始,她就自己洗衣服、切菜、拖地,在本应该向父母撒娇的年纪,她已经开始熟练地干起了家务。随着爷爷奶奶年纪越来越大,她承担的家务也越来越多。2016年,外出务工的父亲不幸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行动不便,她又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2020年初,父亲做了手术,她的假期除了写作业和看书,其余时间都是在照顾父亲,帮奶奶做家务。尽管生活给她万般磨难,她依然阳光自信,从未向生活妥协。
爷爷奶奶不识字,不能帮她辅导功课,每当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她都是自己独立解决,从来不在爷爷奶奶面前抱怨。每年学校的贫困生补助,她都没有申请,她说:“我想把机会留给更需要帮助的同学”。
许张平
男,13岁,汉族,城关区大砂坪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
他因出生时早产患上了脑瘫,常年在医院做治疗,运动受限,但他和家人一直在积极乐观地面对。在几年的康复训练中,他从不会坐到慢慢会坐、会站。在刚上小学时,由于病痛,没法写字,但他还是很努力地学习握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在三年级的时候,他终于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也可以独立行走了。
妈妈不在家时,他就自己热饭、自己上学,在上学途中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他从不在妈妈面前说起。2018年,他的父亲出了车祸,妈妈受不了打击病倒了,他就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并以乐观的心态在精神上不断给妈妈鼓励。
李明臻
女,12岁,汉族,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五年级五班学生
学校里,提到李明臻,同学们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她不仅成绩突出,热情友善,以身作则,还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切磋技艺。在她的带领下,班上许多同学喜欢上了戏曲文化,有30余名同学和她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并在2019年城关区中小学、幼儿园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在学校武术队的训练中,她更是发挥自身优势,成了学校武术队的“小教练”。
她曾代表学校参加兰州市传统文化进校园展演20余场,先后荣获兰州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文艺展演戏曲联唱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陈江鲸
女,11岁,汉族,皋兰县中堡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1岁时,她的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母亲精神失常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留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她自幼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做家务、干农活、照顾奶奶……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用不屈和豁达的精神笑对生活,与命运抗争。四年级时,奶奶生病住院,她独自承担照顾奶奶的责任,办理住院手续、做检查和医生沟通。
她虽家境贫寒但自尊自强、拾金不昧。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捡到一部苹果手机和一个钱包,在原地等了失主两个多小时,将失物原封不动地交到了失主手里,并坚决地拒绝了失主表达谢意的200元钱。
柴怡如
女,11岁,汉族,西固区玉门街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2020年,她以兰州市小学组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省级“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并一举夺冠,代表甘肃角逐全国赛。在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中,她以第6名的成绩晋级16强入围决赛。在决赛命题演讲环节,她现场抽取题目,以《弘扬宪法精神 展现中国色彩》为题,通过扎实的宪法知识储备和优秀的演讲台风,诠释了青少年对于宪法精神的理解,最终荣获小学组演讲比赛二等奖,刷新了我省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在日常生活中,她常常以“宪法小卫士”的身份,积极宣传宪法,把宪法知识分享给每一个同学。有同学因为父母爱玩手机缺少陪伴而烦恼,她就教大家召开民主的家庭会议,与父母约法三章,让爸妈放下手机。
葛馨瑷
女,11岁,汉族,城关区飞天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
截至2021年,她已连续5年在植树节参加义务植树,不管是榆中县来紫堡乡的高山上,还是马家山上、和平镇王家山里都有她植树的小小身影。搬运树苗、挖坑、填土、浇水……有多次植树经验的她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并不需要大人帮忙。每年开展的“保护母亲河绿色环保行”公益活动她从未缺席,捡拾黄河沿线垃圾,常年参加擦栏杆、整理共享单车等志愿服务活动。她还是一个小宣传员,在“弘扬雷锋精神,保护生命健康”活动中,她拿着宣传单,分发给路人;在“绿色蔬菜进万家,爱心连接你我他”活动中,她给社区的爷爷奶奶送去蔬菜。疫情期间,她用500元压岁钱买了口罩,送给卡口点执勤的一线执勤人员。几年来,她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67小时。(记者 于永昭)
相关新闻
- 2021-05-18兰州公交集团驾驶员吴军:让党徽在十米车厢内闪光
- 2021-05-13做社区群众的“知心人”——记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片警刘兰香
- 2021-05-12【寻访百名先锋党员】记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兰州市劳动模范、兰石集团骆均均
- 2021-05-11用一腔热血护卫一方净土——记兰州市公安局缉毒支队副支队长家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