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桃花源”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通讯员 魏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仲春时节,春意暖,杏花闹。从崆峒区出发,直奔山里,记者一行来到了峡门乡二沟村。
山间空气清新,远山如黛,村里房前屋后,漫山遍野,都种满了桃树。每逢春天,这里便成了“桃花盛开的地方”。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二十多年来,二沟村里的一棵棵桃树在这里扎根生长,村民们的致富梦想也都在它们身上。
多年来,外出务工一直是二沟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留在家里的人咋办?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传统种植只能解决温饱。二沟村要活起来,要富起来,必须得有路。
“近年来,我们修了9.4公里的村道。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就是新修的产业路,今年我们还计划要硬化1.9公里的生产路。”二沟村党支部书记,50岁的何世宏对于山路的记忆异常深刻,“路都不通怎么脱贫,以前泥坑路,一下雨村民们哪都去不了。”
路一通,思路也通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村发展产业跟这山路一样,坎坷崎岖,虽说我们村从1988年开始就已经种桃树了,但村民也都是散户种植,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何世宏说。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亟须解决的不只是民生关切,更是村民们世世代代的致富梦想。全面脱贫后,二沟村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越来越多的产业在村里落地生根。“村里该怎样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开启乡村振兴大幕的关键一问。
“我们通过村部引导、鼓励村民自行发展的方式,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种植技术培训,好多以前敢想不敢做的农户也加入了种植队伍。现如今,我们村仅桃树就种植240余亩,还种了60余亩葡萄。今年,我们计划成立联合合作社,把村里的种植户联合起来,形成产业链,让村民们富起来。”何世宏欣喜地告诉记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农村是生机勃勃的主角,小“桃树”蕴藏着我们迈向未来的胜利密码。“在乡村振兴上展现新作为,打造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市拿得出、叫得响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带……”崆峒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小林指出。
为增强全区乡村振兴产业势能,崆峒区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北部塬区果产业整塬推进、设施蔬菜整川推进“三大工程”,跨区域跨产业建立党建联盟、产业链党组织、专业合作社;推进电商网点、金融网点向党组织活动场所整合,推广“党组织+国有三公司一平台+企业+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全区集体经济存量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3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402.42万元,村级党组织引领和推动乡村振兴、凝聚和服务广大群众的能力持续增强……
而作为峡门乡乡村振兴的重点村,二沟村正在探索一条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出路,未来可期!
相关新闻
- 2021-04-07瓜州:花卉种植 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4-07会宁:以文明乡风引领乡村振兴
- 2021-04-07灵台中台:蔬菜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 2021-04-07武都:构建产业人才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