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明:以奔跑姿态追赶发展 奋力开创定西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以奔跑姿态追赶发展
奋力开创定西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中共定西市委书记 唐晓明
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定西视察,在渭源县元古堆村提出了“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嘱托。八年多来,三百多万定西儿女时刻牢记把总书记殷切嘱托,苦干实干、砥砺前行,一举撕掉了“陇中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全市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如今的定西,已是苦瘠不再、甘味绵长、换了人间,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奋进的姿态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步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立足定西发展实际,制定了定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和《纲要》,绘制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画卷”。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建设“三都”“四区”“五基地”目标定位,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质、基础设施提级、城乡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优、民生改善提档、社会治理提效“六大工程”,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保持航行者的定力、跋涉者的韧劲、奔跑者的姿态、奋进者的作为,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定西而接续奋斗。
一、突出巩固、拓展、衔接“三维联动”,夯实筑牢新发展阶段的坚固底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位任务、作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首场战役,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为目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发挥政策的“稳定器”作用。用好5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防止松劲懈怠、防止急刹车、防止一撤了之、防止贫困反弹,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与脱贫群众同甘苦、同咸淡,健全“三步六法”等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稳定实施兜底类政策,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加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在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政策衔接,对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完善推广,在领导体制、工作体系、扶持政策、规划计划、项目建设、考核机制等方面实现有序调整、平稳过渡,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二是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增强经济功能,抓乡促村,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从农村党建、农业产业、乡村治理三个维度探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有效路劲,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格局,打造善治乡村、文明乡村、平安乡村。完善推广安定区“双进双促”模式等脱贫攻坚中的成功经验,组建乡村振兴指挥部,成立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专班、若干攻坚小分队,着力构建“1+5+N”组织体系,切实把党员组织起来、把干部动员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三是发挥改革的“催化剂”作用。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步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融入黄河流域“T”字型高质量发展带,加快构建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着力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
二、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双轮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四五”时期定西追赶发展、弯道超车、争先进位,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赋能之下的产业作支撑。要自觉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坚持系统观念,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撑。一是向强化科技创新要动力。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建设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发挥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台支撑作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研综合投入力度,落实扶持政策,“揭榜挂帅”推动项目、基地、资金、人才一体化配置,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在中医药、马铃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科学布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实力。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打造与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工业拉动一产、带动三产的桥梁纽带作用,实施“工业大突破”行动,加快打造1亿级-5亿级-10亿级企业、100亿级园区和1000亿级产业链,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畜、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果蔬、盐化工等八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数字化和全要素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壮大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能源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特色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加快文旅融合产业化,发展壮大全域旅游。三是向培育壮大县域经济要潜力。树牢“全市一盘棋”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协作理念,强化市域范围内产业、项目、要素等的统筹,在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化、协同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区域、城市、县城、城镇、园区等多层面“区块链接”,形成优势互补、市域一体发展格局。实施产业强县行动,完善实施“一县一策”,以县域为单位规划发展主导产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各类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聚和平台作用,结合乡村振兴促进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省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县、工业强县、文旅名县,培育2-3个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向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定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抓紧化解存量风险,有效防范增量风险,切实把维护国家安全和防范化解风险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全过程。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切实维护政治安全。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管理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有效维护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相统一。
三、把生态建设和民生保障作为底线任务,创造共同富裕路上更高品质生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高品质生活”,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各方面美好生活需要都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优美的家园等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保障和生态建设作为底线任务,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民生改善提档工程和社会治理提效工程,加快建设美丽定西、幸福定西。一要统筹建好幸福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统一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文化设施、环保设施一体化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工程,统筹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提升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人文、安全功能,促进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护传承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定西农耕文化特色、体现浓郁陇中乡土味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二要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安全屏障。抢抓国家支持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文明体系,推进点线面结合系统治理,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实施“绿满陇中”行动,总结推广定西水土保持经验,打造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土保持率,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积极融入国家和全省产业链布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施十大生态产业发展突破行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靠山。三要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服务水平。把惠民生同抓发展同步推进、同步提升,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民生保障网更牢、生活烦心事更少、家门口服务更优。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帮助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实现市场化就业、多渠道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紧盯教育、医疗、社保、育幼、住房、出行、物业管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巩固拓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要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安定和谐。积极构建在党组织领导下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努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信访制度,健全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排查调处机制,切实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特别要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锤炼过硬的群众工作能力、公正办案能力、信息化作战能力,统筹推进法治定西和平安定西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相关新闻
- 2021-03-31唐晓明在有关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为全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 2021-03-31唐晓明在安定区调研督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 2021-03-26唐晓明带队赴陕西考察对接康养项目
- 2021-03-01唐晓明戴超等亲切会见定西市市载誉归来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