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日记| 李良军:我的帮扶对象脱贫啦
李良军:平凉崆峒区西阳乡中营村驻村第一书记 2021年3月10日
入户被大鹅追赶,雨中山路上摔个“大马趴”,冰天雪地驱车走山路的胆战心惊,助农解困后激动的泪水……这些片段像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里闪过。
平凉崆峒区西阳乡中营村,全村323户1427人,耕地7608亩,人均5.33亩。2013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8户692人。山大沟深,贫困人口多,农民守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了我最上心的事。
搬得出
“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绝不能丢下山里的农民。必须痛下决心,搬出窑洞!”72岁的马文俊起床后,在自家的院子里踱步,开始了平常的一天。他与老伴两人一辈子互相依靠,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两口守着祖辈传下来的三间老屋,安度余生。
看着岌岌可危的老屋,我帮马文俊算起了“脱贫账”:申请危改项目款、联系工队、打地基、拉砖、水泥、沙子等。然而,这一系列的计划步骤都必须基于资金链条之上。即使2万元危改项目款到账也只是杯水车薪,一番细思揣量后,我开始了他的“抠钱计划”:自个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起拆旧盖新,人工费可节省一笔。用时1个多月,马文俊终于搬进了敞亮的新房子。
稳得住
腰部动过手术的余玲白,与先天性视力残疾的两个儿子、语言和智力双残疾的大儿媳一家四口相依为命,住着破窑洞,穿着脏衣服。在和余玲白的接触中得知,余玲白40多岁丈夫离世,她曾无数次表露出对生活的绝望。这个家庭的不幸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老人与海》一书里有一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我用这句话不断鼓励着余玲白,同时也激励着自己。
几年的光阴里,我帮助余玲白一家,修新屋、建牛棚、通自来水,发籽种和铡草机,落实养牛和五小产业补贴等政策。余玲白家的肉牛养殖从之前的2头增加到现在的9头,家里有了余粮,这让余玲白看到了希望,开始对生活有了的盼头。余玲白家的改变,让我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
能致富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特别是在肉牛养殖品种改良、饲草配方、科学育肥等方面要下足功夫,持续增加农户收入。
中营村肉牛养殖和全膜玉米种植是大部分农户的经济来源。贫困户李小平擅长养牛,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迫于资金问题,只能将计划搁浅。不能消磨掉“好后生”的干劲,我四处奔走为其申请精准扶贫贷款,建牛棚、青贮池,通自来水、动力电,协调各方帮助李小平承包了40亩耕地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找技术员手把手指导他规范养殖、科学育肥的技术。两年时间,李小平家的牛棚里有了26头膘肥体健的牛,“牛生牛犊、牛换牛”已成为李小平养牛的“致富经”,小伙子也成了村里的养牛红人。
驻村近两年的时间,我和驻村工作队员为村上争取170多万元投资,新建2座蓄水池,更换1.9公里供水管道,新增76户自来水用户,实现动力电全覆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桥、硬化路、沙化路都在改善中营村的村貌。目前,全村养牛存栏量达1680头,玉米种植6600亩,基本实现人均5亩玉米1头牛的现状,新发展的花椒、核桃等经济林种植让中营村在乡村振兴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本网记者 屈杰文 通讯员 朱婷婷
相关新闻
- 2021-03-31【小康之路 奋斗有我】“牛”支书的致富经——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姚军福
- 2021-03-31【我的扶贫故事】养牛脱贫 米小伟过上“牛”日子
- 2021-03-30【我的扶贫故事】金昌派驻通渭扶贫干部陶玮:“驻”进群众心里 “扶”出一片真情
- 2021-03-30【我的扶贫故事】张家成:让高原香菇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