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一张照片背后的帮扶故事】武清区栽梧桐树 朱家涧迎新嫁娘
原标题:【决胜时刻|一张照片背后的帮扶故事】武清区栽梧桐树 朱家涧迎新嫁娘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中国小康网泾川3月26日电 走在泾川县朱家涧村设施蔬菜园区,一眼望不到边的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搭起了朱家涧人奔向好日子的致富桥。
“精准扶贫好政策给山里人插上了翅膀,武清区的帮扶让朱家涧人飞得高了,看得远了,离小康日子更近了!”
站在田间,村民李海玲望着自家的15个果蔬大棚满心欢喜,“怎么也没想到,几年前还住窑洞、喝雨水、旱地绝收,现在能住在楼房,能上网和孩子们视频,旺季每月能收入万元,现在日子太有奔头了!”
昔日的朱家涧村,只有嫁出去的女儿,没有娶进门的媳妇。如今,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泾川万重山,挡不住武清区千里驰援的浓浓真情。
自2017年底与甘肃平凉泾川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武清区围绕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消费扶贫、人才交流等重点内容,扎实开展扶贫协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94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90余个。武清区用真心、真情、真策给泾川乡亲送去了一份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告别穷山沟 实现安居梦
微风徐徐,李海玲骑上装满蔬菜的电动三轮车,去县城为几家超市送菜。一年多前,从李海玲家到最近的公路,需要走一个多小时。
李海玲家所在的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曾是国务院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村。
“山大沟深路不平,十年九旱地绝收。之前村民们住的窑洞又破又烂,吃水也非常困难。天一下雨,十几天直接就没水吃了,只能吃房顶上的雨水。”想起以前的生活状态,李海玲眼眶湿润了。
怎样摆脱贫困?朱家涧村整体易地搬迁!刚搬迁的时候,村民思想转不过弯。镇村干部们前前后后十几次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还把他们请到新修楼房现场参观。
2019年6月,朱家涧村125户彻底告别土窑洞,整村搬迁到王村街道的移民新村。
下山吃啥、喝啥?住了半辈子的窑洞,搬走后山上的地怎么办、靠什么生活……李海玲的疑问也是所有朱家涧村民的疑问。朱家涧村68岁老支书朱存录一遍遍和村民说:“从天津来了帮扶干部,带着我们大棚种菜,肯定有保障。”
架起致富桥 日子比瓜甜
“去年收获季节,短短一个月挣了2万块钱,比之前全家年收入还要多,日子比甜瓜还甜。” 2020年,李海玲家依靠种菜纯收入达五六万元。
穷在“农”上,富也要在“农”上。这是武清区和泾川县因地制宜为朱家涧筹划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武清区先后落实东西部扶贫资金704.6万元,建成朱家涧村设施蔬菜园区,300座钢架大棚免费分给朱家涧村每家每户。面对朱家涧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发展产业能力不足的现状,武清区选派2名蔬菜产业种植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全天候在施蔬菜园区手把手教农民种菜、种瓜。位于京滨工业园的天津大禹节水公司捐赠价值30多万元的滴水灌溉设施,武清区泗村店镇仓上村援助帮扶资金10万元、购置饲草收割车,武清和平之君服务中心针对28户未脱贫群众开展微捐助……
武清区和王村镇大手拉小手,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生产方式,为朱家涧村趟出一条产业脱贫之路。
“今年想扩大种植规模,希望儿子能谈个对象,女儿考上理想的大学!”朴素的愿望,透露着李海玲对未来好日子的坚定向往。
栽得梧桐树 迎来新嫁娘
武清区引进的天津黑马——朱家涧“水培韭菜”项目首批产品喜获丰收,更多天津特色品种在朱家涧落地生根;
武清农技专家在当地带出了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队伍,泾川县肖建中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
武清区通过输转到省外和蔬菜园区就地就业,使朱家涧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100%就业;
“武清小兔拔拔萝卜泾川种植基地”落成,与甜瓜间种,向土地要更大效益……
得益于国家好政策,得益于武清区的倾力帮扶,2020年10月10日,朱家涧村退出贫困村序列,正式脱贫摘帽。125户群众挪出穷窝,拔掉穷根,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还希望武清区帮些什么?”
“够咧。”老支书朱存录回答的两个字,令人意外,更令人感动。
如今,涧河两岸绵延的群山,已是百姓致富增收的希望所在;
如今,朱家涧勤劳智慧的百姓,正用双手开启新生活;
如今,十年娶不上媳妇的朱家涧村,一年里连着有3个小伙子喜迎嫁娘!
撰文/杜敏
摄影 摄像/董鑫 杨雨涵
指导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天津市合作交流办
天津市对口援甘工作前方指挥部
支持报道/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宣传部
相关新闻
- 2020-12-10泾川县贫困村果品产值达4亿元
- 2020-09-22平凉市泾川县举办“新时代·新思想·新泾川” 理论宣讲比赛
- 2020-09-07产业引领致富路——泾川县产业扶贫一线见闻
- 2020-08-31泾川:二轮《泾川县志》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