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牛鼻子” 鼓起“钱袋子”
原标题:牵住“牛鼻子” 鼓起“钱袋子”
初春,在秦州区开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正忙着喂牛。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会宁县党家岘乡农民对中药材冬花进行田间管理。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常琦彪
马铃薯喜获丰收 资料图
西峰区后官寨镇沟畎村春满园合作社组织工人对苹果进行疏花。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盘小美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紧扣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色优势,确定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扶贫产业,并针对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怕风险”的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贫配套政策,拉开架势构建投入保障、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也正因为大力发展产业这份抢眼的“成绩单”,省农业农村厅日前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以来,甘肃产业扶贫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省三年依靠发展产业脱贫人口达138.83万,占总体脱贫人口的73.6%,为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1 强化投入保障
解决“没钱干”
走进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为何这么多村民乐意养牛?甘浚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说:“是产业奖补将村民的劲头鼓足了。”仅今年上半年,镇里就落实贫困户养殖奖补项目资金13.53万元。
也正是产业奖补的好政策,让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贫困户张爱换“换”了个人生。2018年,张爱换有生以来头一回养起了牛。从开始的4头,到现在的16头,他的牛越养越多,也告别了苦日子奔向了小康。“一头基础母牛政府补助2000元,年底还能享受合作社利润分红。”张爱换盘算道。
2018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各市县制定精准到户产业脱贫帮扶计划,并督查指导贫困县严格落实省上制定的贫困户人均5000元、户均不超过3万元到户扶持政策,原则上一半用于贫困户自主种养,一半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搞利益联结,三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56亿元,扶持109.4万贫困户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扶贫产业,不仅如期实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脱贫目标,而且走出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产业扶贫路子,构建起了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扶贫产业体系。
2 健全生产组织
解决“谁来干”
胡玉玲,宕昌县好梯乡苟家院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家乡是党参、大黄、当归的绝佳产地。靠着独具特色的“宕昌模式”,她成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致富带头人。
“宕昌模式”是啥?近几年来,宕昌县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贫困户为基础、村办合作社为单元、乡镇联合社为纽带、县联合社为主体、股份公司为龙头的“宕昌模式”,真正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稳脱贫和支持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2018年,胡玉玲带动28户社员成立了好梯乡百草源种植养殖合作社,开发当地中草药产品。2019年合作社流转当地农户200余亩土地,种植药材并喜获丰收。同时收购加工当地农户党参、大黄等中药材120余吨。当年通过阿里巴巴、淘宝等网售平台线上销售额达到280多万元,线下销售1000多万元。
一根手指容易折,十指牢牢抱成拳。为做大做强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省农业农村厅坚持把规范提升合作社作为有效组织农户集约化生产和对接市场的重要抓手,全力扶持合作社在良种繁育、农机购置、基地建设、收贮冷藏等多元化功能上培育和提升,将200多万贫困户带入产业扶贫大链条,带动人均增收近9000元。坚持把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作为提升产业效益和带贫益贫能力的核心动力,在贫困地区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2946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
3 完善产销对接
解决“闷头干”
在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周围的茫茫戈壁上,一排排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鳞次栉比。51岁的菜农刘喜来正在自家大棚里忙着采摘番茄,摘下来的番茄经过挑拣、装箱,48小时后就将搭乘东去的列车,出现在沿海城市的商超中。
刘喜来做梦都没想到,荒凉的戈壁滩变成了他和村民的“聚宝盆”。在当地政府和酒泉市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的1座温室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5个大棚就可以收入十几万元。
通过多年发展,我省已形成了河西走廊、陇东南、中部沿黄灌区3大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生产正朝着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解决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困境,省农业农村厅近年来下大力气推进产销对接,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农业产业扶贫产销协会及马铃薯等9个产销分会,连续3年组织举办了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积极争取落实扶持资金6.3亿元,新建果蔬保鲜库2075座,新增储藏能力近100万吨,多措并举解决群众卖难问题,不仅让贫困群众的特色农产品卖得掉,还要卖个好价钱,全省特色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形势。
4 风险防范
解决“不白干”
生态脆弱、灾害频发、市场波动剧烈……在产业扶贫的进程中,如果不注意构筑起风险防波堤,产业发展就可能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
地处“风口”的玉门菜农马比俩力在前年年底遭遇了冻灾,2座温室大棚的蜜瓜和西红柿几乎绝收,损失严重。
幸运的是,马比俩力提前为温室瓜果苗购买了农业保险,其中,他自缴保费104元,财政补贴保费936元,保额26000元。经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保险公司理赔员查勘,最终马比俩力获赔7060元,将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了让农民不白干,让地能养得起人,让农业特色产业有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协调争取国家支持,将全省保险补贴品种扩大到了96个,并给予贫困群众保费总额90%的补贴,全省三年累计签单保费近50亿元,赔付约30亿元,受益农户305.6万户次,其中贫困户105.7万户次,实现了对有意愿贫困户主要增收种养产业的全覆盖,贫困群众特色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大大提升,有效化解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市场和自然风险。
经过三年多的苦干实干,甘肃产业扶贫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实现了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成体系的巨大变化,农业增加值增幅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大关,彻底撕掉了“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
相关新闻
- 2020-11-26“蔬”写富民新篇章——产业扶贫看甘肃系列报道之三
- 2020-11-26“羊”眉吐气奔小康——产业扶贫看甘肃系列报道之二
- 2020-11-17全力做好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 ——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
- 2020-11-12高台产业扶贫筑牢致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