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宕昌南阳镇:搬出美好生活新画卷  

21-01-08 16:2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通讯员 刘国庆 刘治学 代志平 

  冬日,一缕缕暖阳洒在宕昌县南阳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瓦石坪新农村文化广场,老人们晒着太阳,悠闲地下着象棋,妇女们专注地练习广场舞,不远处小孩的追逐嬉笑声不时传来。其乐融融的居住环境,让这里的村民忘却了冬日的寒冷。

  安居工程开启群众新生活

  推开付正勤的家门,干净整洁的客厅映入眼帘,阳台上、电视柜前鲜花春意怏然,沙发、茶几、冰箱、抽油烟机、洗衣机、装饰柜等家居用品一应俱全。“我做梦都没想过会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62岁的付正勤说,自己掏了不到4000元,就住上了这套100多平方的小洋楼。2018年搬进新家的第一天,晚上大人小孩们都高兴得睡不着觉。

  2018年,付正勤和其他102农户一起,从几十公里外的山沟里搬到了瓦石坪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新农村里面广场、连廊、凉亭、花园、健身器材、公共区域干净宽敞,环境优美,周围学校、卫生所应有尽有,村里人也有了城里人的幸福感和优越感。”

  付正勤一边带着小孙子玩耍,一边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新生活。3年前,我家住在瓦石坪村后坝社吊子崖,祖祖辈辈一直住在山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行,行路难、吃水难,生活用品全靠人背牲口驮,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加上气候恶劣,家里的几亩山地只能种些杂粮、小麦,往往是“种上一袋子,收了一捆子,打下的粮食不到一帽子”。通过党的好政策,实施易地搬迁项目,我们全家4口人从高山上搬下来,住在了集中安置点,自来水入户了,道路硬化了,而且安置点还修建了文化广场,安装了路灯,付正勤一家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细数搬迁后的生活变化,有很多村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前,我们这儿是‘五不通’: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网、不通邮,搬迁后住进了小洋楼、安居房,‘五不通’一下子变成了‘五通’,走上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村民们还在农忙之余,组织跳起了广场舞……”秀丽的山水,整洁的院落,构成了新村诗意的轮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配套规范了道路、广场、供水、河堤、供电、绿化等设施,装上了太阳能、健身器材、路灯,建起了幼儿园。如今的瓦石坪新农村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的参观人员,大家都忍不住要夸赞一番。

  近年来,南阳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把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先后实施梨树、瓦石坪、江玉、朱山沟4村易地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帮助沿山贫困群众挪“穷窝”,彻底解决了高海拔山区群众居住条件差、增收困难的问题。2015年,梨树村集中安置50户247人。2016、2018两年,瓦石坪村分两批集中安置102户369人。2018年,江玉村集中安置点安置55户295人,朱山沟村集中安置点安置45户197人。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基础、补短板,水电路房网不断提档升级,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早期安置点面貌获得了“二次腾飞”。

  镇党委书记王玉全向记者介绍,生态易地扶贫搬迁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改善群众人居环境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消除群众故土难离的思想顾虑,解决部分群众不愿搬迁的问题,镇村两级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和村‘两委’会议,上门入户,给广大群众宣传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解放思想观念,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易地搬迁是改善居住条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出路。在项目实施中,遇到征地等困难问题时,镇村干部直面矛盾、敢于担当,三番五次上门协商,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最终得到群众的理解,顺利完成征地任务,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使群众早日动工建房,在基础工程完成后,我们邀请县发改局及时进行放线和技术指导,迅速划分宅基地,保证了群众的建房进度。搬迁户人均自筹资金不超过2500元。同步配套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和商业门店,现在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发展产业带民致富奔小康

  2018年,贫困户柳小丁一家乔迁住进了朱山沟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农闲时分,他总是喜欢抬头眺望山上的老家,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要不是当年搬下山,不知道现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没搬以前在山上,走的烂泥路,吃的渗沙水,住的土坯房、米面油生活用品都要靠人背马驮。现在搬迁新农村,还可以到附近村办合作社扶贫车间务工,每天可以随时回到家。如今的生活,收入不错,通行方便,普通病不用出村就能医治。 

  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住在山上的破旧土房里,每次回家要蹚河、爬山、过坎,遇到下雨天便没法出门。“出门不易,留下更难”,柳小丁愁了大半辈子。

  易地扶贫搬迁如火如荼地展开,建成瓦石坪村、朱山沟村、江玉村等多个易地搬迁新农村,解决了同柳小丁一样的这些贫困群众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 但如何能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成为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又一难题。

  南阳镇调查研究,克难破局,把引进和培育富民产业作为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就业车间应运而生。

  瓦石坪村是全镇的辣椒种植大村,核桃树下套种的辣椒基地,翠绿的陇椒2号辣椒长势喜人。在安置点广场边,新建了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村支部书记李王强说:“南阳镇地理位置独特,生产的辣椒口感好、品质好。过去村里种植的辣椒主要是吃菜,现在我们引进新品种,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辣椒产业做为搬迁群众增收的主打产业,全村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辣椒产业链,去年合作社扶贫车间加工辣椒2吨多,带动种植户252户,发展林下套种辣椒650多亩。开发的辣椒面、辣椒酱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巍峨高耸的崖根寺是名震遐迩的“南阳八景”之一,崖根寺山脚下座落分布着江玉村7个村民小组。在江玉村的河坝里,是一片排列整齐的新农村,这是2018年建成的易地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点。笔直平坦的通村公路边,从柳滩社山上搬迁下来的符三娃和妻子正在洗党参,他家院内和二楼上的栏杆上挂满了一串串党参,室内也摞满了加工好的党参。“易地搬迁政策好,原来在山上条件艰苦,就是种一点药材。搬下来后交通方便,还能收购加工一些药材,增收门路广了,致富没问题。”符三娃非常满足地说。

  江玉村地理位置绝佳,这里生长的纯野生苦根菜吃起来清脆细嫩,味道馨香,当地群众自己拌凉菜,有的腌制咸菜。为了增加产品附加值,把当地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带动搬迁户和周边农户脱贫致富,该村致富带头人、村支书符爱苍牵头成立了合作社,从农户手中大量收购黄芪、党参、苦根菜,通过一道道制作工序,制成“五宝茶”“苦根菜”,带动群众103户。在江玉村的扶贫车间里,务工人员正在忙碌地加工“五宝茶”“苦根菜”。车间负责人介绍说,江玉村主要种植黄芪、党参,中药材种植面积户均达3亩。每天雇佣临时务工人员10人,在家留守妇女、老人在干完农活的时候在家门口可以打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沿江玉村沟道继续前行约5公里,就是朱山沟易地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点,安置偏远深山区贫困户45户197人。结合易地搬迁,朱山沟村开展村庄整体提升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上成立合作社,新建养殖场,养殖西门塔尔肉牛103头。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南阳镇吸纳贫困户产业到户扶持资金共计2116.9万元,严格按照产业配股协议,兑现贫困户分红。截至目前,累计兑现贫困户分红169万元,大大增加了搬迁群众及贫困户收入。全镇村办合作社共计14个,按照各村地理条件及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传统优势进行改良换品,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南阳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每个村打造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抖音、快手、网货直播等新媒介推销南阳农特产,先后建成了13个电商网点,线上年销售农特产品收入达215万元,增加了群众收入。

  眼下,南阳镇易地扶贫搬迁点,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在铺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战果 甘肃累计打掉黑恶势力团伙653个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战果 甘肃累计打掉黑恶势力团伙653个
  • 2021年度《甘肃蓝皮书》成果发布 涉及经济社会舆情文化等多领域 2021年度《甘肃蓝皮书》成果发布 涉及经济社会舆情文化等多领域
  • 兰州市榆中县2021年为民兴办10件实事出炉 兰州市榆中县2021年为民兴办10件实事出炉
  • 兰州市博物馆“携手”高台县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 兰州市博物馆“携手”高台县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
  •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深入环卫一线开展主题宣讲和送文化活动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深入环卫一线开展主题宣讲和送文化活动
  • 天祝:农业科技培训助推农村振兴 天祝:农业科技培训助推农村振兴
  • 【陇拍客】张掖甘州:野鸭戏水欢 寒冬添暖意 【陇拍客】张掖甘州:野鸭戏水欢 寒冬添暖意
  • 【陇拍客】甘肃民乐:赶编“中国结” 喜气迎新春 【陇拍客】甘肃民乐:赶编“中国结” 喜气迎新春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靖远:河长制让河道“靓”起来
2   民乐:旧貌变新颜搬出幸福和欢乐
3   高台罗城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展现农
4   宕昌南阳镇:搬出美好生活新画卷  
5   瓜州:技能培训架起就业创业“致富桥”
6   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保障不断
7   临泽蓼泉镇:冬季科普培训红红火火
8   临泽:为民生托底 让民心更暖
9   民乐:科普进基层 知识惠民生
10   漳县:一个贫困村的“变形记”
11   西和:千名干部驻村 帮扶显成效
12   肃南明花乡:政策“红包”为创业者添薪
13   武都区佛崖镇:产业发展托起村民“致富
14   高台:稳就业快脱贫实现“双精准”
15   礼县: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彩“答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