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鸭暖镇:四种模式助力“精神扶贫”
通讯员 任兴涛
近年来,鸭暖镇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以“精神扶贫”为抓手,全力补齐“精神短板”,激发内生动力,提振脱贫致富精气神,为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
典型带动+扶贫
通过树立脱贫标兵、致富能手等形式,以先富带后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从骨子里挖掉“病根”,摒弃等、靠、要消极思想。2020年全镇共推荐县级五星文明户11户,表彰镇级五星文明户11户、美丽庭院示范户11户、脱贫致富先进典型2户。逐步引导广大群众向身边模范学习,比孝老爱亲、比家庭和睦、比文明礼貌、比邻里和睦、比发展生产、比脱贫致富。各类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竞相涌现,有效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热情。
志愿服务+扶贫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各村,走进贫困户家中,聚焦贫困群众关注的重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就业、义诊、文艺汇演、道德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前沿,全镇上下人人思脱贫、想脱贫、谋脱贫、帮脱贫的氛围日益浓厚。至目前,全镇共建立镇村文明实践所(站)12个,成立志愿服务队34支,招募志愿者403名,开展各类帮扶志愿活动500余场(次)。
乡风文明+扶贫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组织道德模范、致富能手、包村领导干部入户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政策学习宣讲活动,着重宣讲党和政府出台的产业、金融、就业、教育扶贫及医疗保障等方面惠民政策,真正实现党和政府的声音全覆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整洁村容村貌,创造和谐生活环境;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完善、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倡树文明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出良好脱贫攻坚氛围。
文化活动+扶贫
把文化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文艺培训、广场舞比赛、手工艺技能培训及作品展览、广场舞大赛、趣味运动会等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大鸭剧社、暖泉“秦之声”、昭武自乐班等5个农民自乐班,举办以“身边的人与事”为题材的群众文艺汇演,同时,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节日”、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展等文化扶贫活动,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助力群众脱贫的新路子。
相关新闻
- 2020-12-17临泽蓼泉镇:产业扶贫托起百姓“小康梦”
- 2020-12-17武都柏林镇:多举措做好社保扶贫工作
- 2020-12-16【中国的脱贫智慧】瓜州:产业扶贫托起增收致富“小康梦”
- 2020-12-16高台:落实奖补政策促进就业扶贫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