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新华镇:巧手舞剪纸生花 艺术传承结硕果
刘青年剪纸
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一直都深受百姓喜爱,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临泽县新华镇,就有这么一位剪纸高手,他叫刘青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却有一个不小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手将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他的剪纸作品《红楼梦·十二金钗》《大势至菩萨像》曾在全县民间民俗作品展上获得一等奖,2006年刘青年被评选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副高级职称。
近日,笔者来到新柳村三社刘青年家中时,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剪一幅“水戏鸳鸯”的作品。只见他神态专注,剪刀在手中灵巧舞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就完工了。“这个算是比较简单的,人物剪纸相对来说复杂一些,有的一剪就是三四天。”刘青年告诉记者。
环顾刘青年的家,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剪纸作品,打开剪纸盒子,里面满满的都是各类剪纸的成品和半成品。“现在光家里就有几百幅,这些年大大小小剪了上千幅作品了,不少都是朋友们看好了,拿回家或者收藏,或者当装饰品。”看着自己的剪纸作品被大家所喜爱,刘青年觉得很有成就感。
成品展示
刘青年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只要你一提起剪纸来,他的话就多了起来。刘青年告诉笔者,他的老家在武威天祝,1980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他只好在家务农。但生活的重压并没有阻碍他对艺术的追求,在学校就喜欢写写画画的刘青年,农闲时常对着家乡的田园农庄、家畜蔬果发呆,一看就是很长时间,回到家中又把它们描画在毛边纸上,日积月累刘青年竟有了两麻袋的画稿了。结婚后,农活的忙碌使刘青年根本没有时间去捣鼓他心爱的绘画艺术,后来在帮助乡亲们操办红白喜事中,刘青年的手艺才崭露头角。随着生活的好转,刘青年像着了魔似的,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在家里绘画。刘青年自学了《人体结构》《素描》《中国山水画谱》等20多本美术教材,逐渐地他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老百姓所喜爱的剪纸艺术上。
一个个装着剪纸工具和作品的大箱子,是刘青年的“百宝箱”。“这里面有剪子、订书机、剪纸的样图等,它们可是一个都不能少。”据刘青年介绍,很早以前,剪纸都是先画出图来,然后照着剪,相比过去复杂的过程,现在剪纸可方便多了。“现在要是在网上看好什么图,就直接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然后用装订机把样图和纸固定在一起,用剪子慢慢加工就行。”刘青年边说边示范了一下,只见他一只手固定好纸的位置,另一只手就开始剪了起来。“你看,这叫‘打毛’,可以剪出层次感,这算比较简单的。要是遇到人物,需要‘开脸’,可就麻烦多了。”刘青年说。
刘青年的剪纸艺术题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刀法细腻流畅。近年来,刘青年在继承、研究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创新出了套色剪纸等多种新的表现形式,为剪纸这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三十年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从青春时代的满头青丝到头顶日益清晰的白发,在无数个剪纸的日日夜夜,留下手上的厚厚的老茧,这是他传承坚守这门老手艺的见证,也是老手艺人的口传心授的秘诀“无他,唯手熟尔”。
“年轻的时候感觉不出什么来,现在年纪大了,剪个一个小时左右就要休息一下,否则颈椎就受不了。”刘青年告诉记者,由于剪纸是个费时费力的活,现在愿意学剪纸的人越来越少。“虽然剪纸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看着这么多漂亮的作品,我心里得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金钱所无法给予的。”刘青年说。
刘青年并不满足于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剪纸艺人,他要将剪纸文化传播开来、传承下去。“剪纸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希望能够多举办一些剪纸培训班,为剪纸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提升的有效平台,通过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剪纸艺术, 把剪纸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刘青年说。
通讯员 张丽 豆琦
相关新闻
- 2020-11-13临泽:启水“智”兴水“利”
- 2020-11-13临泽:流沙河4A级景区迎来大批候鸟
- 2020-11-13临泽:脱贫不松劲攻坚再发力
- 2020-11-12临泽鸭暖镇:“送戏下乡”进农村文化惠民“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