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有把握 如期交上一份教育脱贫合格答卷 甘肃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主题采访报道
原标题:有信心有把握 如期交上一份教育脱贫合格答卷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主题采访报道(五)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全省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义务教育有保障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省教育扶贫专责工作组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个靶心任务,以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扎实推进冲刺清零行动。目前,义务教育辍学现象已动态消除,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
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11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总体上,我省教育脱贫攻坚已进入‘收官、交账’的阶段,我们有信心、有把握如期交上一份教育脱贫的合格答卷。这也意味着,‘有学上’的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将成为新的课题。这一课题的核心,就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控辍保学,冲刺清零任务圆满完成
落实省委、省政府冲刺清零行动要求,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联控联保机制,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抓劝返,全面排查工作盲点,逐个堵住工作“漏洞”,失学辍学这一长期困扰我省教育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劝返复学2568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0043人),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无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失学辍学。
针对控辍保学难度大、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总体弱、教育质量相对低等突出短板问题,省教育厅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夯基础、补短板,着手“四着眼、四个抓”。
着眼“劝得回”,精准抓控辍。市县乡校四级联动、“一对一、人盯人”冲刺清零抓劝返。
着眼“坐得稳”,分类抓保学。针对学生辍学时间、学习能力、年龄大小等实际情况精准分类,随班就读、单独编班、职普融合多形式多途径保学施教,专门编制辅助教材,探索形成了劝返复学和教育质量“双提升”的有效模式。
着眼“教得好”,提质抓师资。率先在全国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偏远乡村学校教师月补助超过1000元。近3年通过特岗、支教计划和银龄讲学等项目补充乡村教师2.3万名,国培省培、教师能力提升等项目培训乡村教师42万人次,安排8所师范类院校对口16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互联网+支教”,解决薄弱地区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着眼“有学上”,兜底抓保障。在全面完成好改薄项目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的同时,立足部分群众居住分散、学生上学距离较远的实际,筹措资金21.28亿元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63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1396所,保障了每一名农村学生稳定就近入学。投入资金12.8亿元实施“温暖工程”“周转宿舍”等省列民生实事项目,解决了深度贫困县48万名师生采暖和6.6万名教师住宿问题。
补齐短板,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实现
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加大师资保障和学生资助保障力度,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乡村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4-2018年累计投入资金238.63亿元完成“全面改薄”规划任务。2019-2020年投入资金65.65亿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改善4148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其中21.7亿元用于建设“两类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63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1396所)。2018年以来下达“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中央专项资金8亿元,主要用于改善“两州一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兼顾薄弱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12.8亿元实施“深度贫困县农村边远地区温暖工程”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解决23个深度贫困县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采暖问题和农村中小学教师住宿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稳定上学、就近入学问题全部解决。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加强。十八大以来顺利完成8期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工作,通过“特岗计划”累计为贫困地区补充教师32558人,通过“三区”支教计划选派9390名优秀教师到“三区”学校支教。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人均月标准达到400元以上。十八大以来累计下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15.86亿元,近16万乡村教师受益。健全省、市、县、学区、学校五级教师培训联动机制,在项目设计、资金保障方面倾斜乡村教师培训,实施“国培”“省培”教师培训项目全覆盖,提高乡村教师教学能力。
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资助体系,构筑阻止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防火墙”。十八大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免、奖、助资金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金279.86亿元,受益学生1238.06万人次。十八大以来累计下达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275.47亿元,2277.4万人次学生受益。十八大以来累计下达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07.41亿元,1471.6万人次学生受益。
精准工程探索教育扶贫扶志扶智一体联动模式
教育脱贫攻坚以来,省教育厅提出实施涵盖学前到高等教育各学段的“九大精准工程”,努力为全国探索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扶志、扶智一体联动的经验和模式。
学前教育方面,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普及普惠体系,全省深度贫困县区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保障了幼有所育,极大地解放了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
职业教育方面,构建起培养培训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技能扶贫模式,通过“职业院校+培训基地+线上平台”等方式,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富余劳动力35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万多人次。
高等教育方面,构建起“一校一县”对口帮扶机制,全省49所高校与深度贫困县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深入实施“万名大学生进农村”社会实践扶贫行动、“千名师范生进村小”实习支教扶贫行动、“千名教师进基层”科技支撑扶贫行动、“百名专家进企业”产学研合作扶贫行动、“百名研究生进农家”蹲点调研扶贫行动,建设农校对接精准扶贫试验区,搭建农产品与高校食堂之间的直供直销平台,促进消费扶贫。
招生就业方面,构建起“一生一策”的倾斜支持机制,落实国家贫困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地方农村贫困专项、精准扶贫专项和少数民族专项招生,2017年以来专项录取考生6万余人,大幅提升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实行 “一生一策”“不就业不脱手”制度,为每名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3个以上就业岗位。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14.56万人,增幅8.1%,面对疫情冲击和毕业人数增加等多重严峻就业压力,扎实推进“百日冲刺”十大专项行动,2020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0.5%,高出全省平均就业率5.5个百分点。
学生资助方面,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全过程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和各类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专门对4类贫困家庭非寄宿制学生(建档立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按寄宿生50%的标准补助生活费,对甘肃籍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每生每年免除2000元保教费,对部分偏远地区学校寄宿学生和走教教师发放交通补助。
首席记者 武永明
相关新闻
- 2020-11-13甘肃省教育厅全力推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 2020-11-13省教育厅全力推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 2020-11-13有信心有把握 如期交上一份教育脱贫合格答卷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主题采访报道(五)
- 2020-11-11甘肃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绿色矿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