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中华文化智慧 延续经典非遗传承 走进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习所
凝聚中华文化智慧 延续经典非遗传承
走进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习所
中国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日记者获悉,在我市榆中县有一处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习所充满了惊喜与神奇。走进展厅,入眼的不仅有微缩版的天安门城楼、天坛祈年殿以及兰州卧桥、兰州老城楼,环顾四周后便已深深的感受到,这里更承载着两代人对古建筑全部的瞻望和信仰。
在榆中县,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丁武明创办了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习所,这是一座夹在县城高楼中的仿古木构四合院,一楼和二楼都有展厅,展厅里有微缩版的天安门城楼、天坛祈年殿、嘉峪关城楼、岳阳楼、兰州卧桥、兰州老城楼……这些都是丁武明大师生前完成的心血之作。这些模型的飞檐翘角、明柱抱厦,别具一格,精致到每一层的窗户都可以推开。
古人在筹划建造建筑物时,首先要搭建模型作为建筑的参照本,称其为“扎小样”,这些“小样”并不是简单的搭积而成,里面包含的“榫卯”“升起”“侧脚”技术,可以让木质建筑更加稳固持久。这里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体现了古老的力学知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榆中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是一座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发展到今天,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而榆中古建筑模型的制作,据考亦有百余年的历史,它与兴隆山的古建筑有密切的联系,见县志介绍,兴隆山在晚清时期大规模的古建筑维修和拓建,这时期朱家湾有位木匠朱宗良参加了兴隆山的建设施工,之后利用农闲时节在家中制作了大量的以兴隆山为建筑的模型,以便游客观赏。
朱宗良以家族和师徒为传承脉络,把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给了他的儿子朱莱礼,朱莱礼又传给了他的徒弟金生仁、陈正宽、丁待明,他们又通过师徒关系传给了冯祖先、钱学仪。第五代传承人丁武明(已故)是由钱学仪以师徒为传承方式发展到今天。
古建筑是木工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在我国,古建筑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也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做模型不仅要考虑外观和比例,还要考虑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制作要避免雷同。榆中古建筑模型作为一种完美艺术,主要体现在造型美,又体现在建筑的总体轮廓,建筑模型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模型的体量、色彩、装饰等方面。由这许多方面而形成建筑模型的不同风格,或庄严雄伟,或小巧玲珑,或神秘恐怖,或明朗轻快,从而使建筑模型也显得同样丰富多彩。
精准度要求极高的榆中古建筑模型的工艺流程颇为繁杂,大致如下:绘制图谱和拍摄原建筑物照片,挑选制作材料,主要以市场上优质上等的油松、核桃木、白杨木、高粱秸秆、现代装饰材料为主;以万能胶、木胶、铁钉、油漆等为辅助材料制作而成。制作工具有车床、锯子、刨子、凿子、刻刀、钻子、砂纸、钢丝锯等;按比例加工模型的各个零部件,如:梁架、垂柱、斗拱、挂落、栏杆、雀替、掌拱、门窗等,一般零部件按五至六次工序完成;组合安装。经过开铆、打眼,使用粘合剂等手段和材料,将制作好的各零部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模型;彩绘:一般情况不需要彩绘,有时根据古建筑平涂重彩的手段和方法,对模型进行彩绘。
如今,传习所里的一草一木、一梁一柱都是原生态的样子,可它的主人却已经换成了一张年轻的面孔,他便是丁武明的长子丁沙金。丁沙金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斧凿,一起接过来的还有他父亲未竟的事业和工匠梦,两代人对古建筑全部的瞻望和信仰在一脉相传中延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相关新闻
- 2020-11-05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首推《红色典藏》 石学忠西路军纪念馆门券收藏展15日开展
- 2020-11-05英雄赞歌(歌词)
- 2020-11-05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纪录片《英雄儿女》、电影《金刚川》观后
- 2020-11-05抗战时期,日寇夜袭兰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