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重点领域 紧盯重点时段 全力防治 捍卫冬季“兰州蓝”
原标题:紧盯重点领域 紧盯重点时段
全力防治 捍卫冬季“兰州蓝”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11月1日,兰州市正式启动5个月的供暖期,供暖当天兰州的气质不错,连日来晴好的天气和头顶的“兰州蓝”,给“冬防”工作开了个好头。11月3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冬防”重点工作进行发布,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冬防”期间我市将按照冬防方案要求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全力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捍卫冬季“兰州蓝”。
截至10月底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天
截至10月31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4天,同比增加5天,优良天数比例86.5%、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国家评价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六项指标呈“六项全降”态势:
●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70.65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1%
●二氧化硫(SO2)浓度13.66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1.2%
●二氧化氮(NO2)浓度44.1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3.9%
●臭氧(O3)第90百分位数浓度155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0.5%
●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浓度1.69毫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0.9%
●细颗粒物(PM2.5)浓度31.06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0.2%
六项污染物中SO2、PM2.5、CO和O3浓度达标,PM10、NO2暂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总体而言,在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不断推进并取得环境效益,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继续保持了无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的管控成效,优良天数比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细颗粒物浓度等主要评价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市大气办主任杨继宏说。
近日,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的《大气中国》最新报告中,兰州位列“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综合得分第六名。
全年全时段治污筑牢金城底色
从重点抓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到全年全时段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兰州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打赢蓝天保卫战部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于4月1日实施,部门职责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明晰;持续开展了工业炉窑、“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燃煤锅炉房无组织排放治理等4个专项行动;城区6大出入口及重点道路10套远红外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全面投运并实现生态环境与交警部门联网;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6项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稳步推进。全市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广大市民感受到了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了更加清新的空气。
确保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97天以上
今年冬防,在严格落实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服务“六稳”“六保”大局的基础上,各相关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做到时间、区域、对象、问题、措施“五个精准”。
“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即2020年度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1%以上(不剔除沙尘天气影响,下同),优良天数达到297天以上,2021年第一季度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5%(优良天数达到78天以上);2020年城区PM10、PM2.5年均浓度确保分别控制在76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以内;NO2年均浓度同比持续下降,O3、SO2、CO浓度稳定达标;2021年第一季度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控制在89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以内。不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杨继宏说。
全力捍卫冬季“兰州蓝”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重点污染企业全时段管控
对城区及周边的榆钢公司、兰州热电公司、范坪电厂、大唐西固电厂、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兰铝公司等6家重点大气排放工业企业实施冬防期间特控措施,实施全时段、全方位现场监管。根据不同气象扩散条件,市大气办对重点排放企业每天实施分级限排措施,在确保供热等民生需求基础上,最大限度压减工业排放强度。
2.工业源综合整治“回头看”
冬防期全面开展工业窑炉、“散乱污”企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及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等四大综合整治情况的“回头看”,限期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对列入整治清单的345家“散乱污”企业分门别类进行综合整治,做到发现一家整治一家。对列入全市治理清单的39家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工序)、铸造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房无组织排放,全面开展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物料储存、输送等无组织排放治理情况“回头看”,确保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
3.做不到6个100%严禁施工
冬防期对全市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裸地扬尘实行全覆盖、全时段、差别化监管,不搞“一刀切”。施工工地严格落实 “六个百分之百”抑尘要求。土方工地在全面落实防尘抑尘降尘措施的基础上可按规定分时段施工,未能落实相关规定和要求的,采取高限处罚并责令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得继续施工作业。
严格落实施工扬尘黑名单制度,将施工扬尘污染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并在媒体公示,同时进入“诚信中国”名单进行公示。
加强市政工程扬尘防治、公路扬尘防治、渣土运输扬尘防治。渣土车辆遗撒和带泥、带土上路现象,一经发现按高限处罚并取消渣土运输资格。
4.抓好居民散煤污染防控
完善煤炭市场体系,杜绝劣质型煤的生产和流通,对违法销售劣质型煤、有烟煤、半烟煤等劣质煤炭的二级配送网点,一经发现在重罚、没收的基础上一律吊销经营资质。加大运煤车辆监管,继续推进燃煤锅炉提标治理,按期淘汰县城现役的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取缔建成区内全部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强制淘汰经营性燃煤小火炉。
5.管机动车尾气 查面源污染
启用全市10套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按照“环保取证、公安处罚”的原则,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特别是“冒黑烟”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继续强化交通疏导,加强油品监管、严查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超标问题。
强化网格化监管制度及考评机制,全面防控城乡范围内扬尘、燃煤、垃圾焚烧、烟花爆竹燃放、餐饮污染等低空面源污染。
冬防期间重点管控区域不再设置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源头消减烟花爆竹燃放污染;全面实行重点管控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对违规燃放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形成长效机制。
6.科技助力 精准治污
积极利用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系统、城市网格化监测系统、扬尘智能监控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系统以及航拍取证等技防新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发现各类污染源,及时掌握污染源迁移变化规律,为靶向定位、精准治污、科学管控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提供支撑和依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志超/文 马军/图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