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业导向 夯实发展基础——白银市农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强化产业导向 夯实发展基础
——白银市农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 黄武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产业要集群、龙头要集中、技术要集成、要素要集聚、保障要集合的整体思路,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区域产业完成“全布局”
建设以沿黄沿灌大农业为轴心、以三县两区区域特色农业为翅翼的“两沿五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市。会宁县构建以南牛北羊+高原夏菜+旱作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靖远县构建以北畜南菜+杞瓜枣梨+高效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景泰县构建以鱼米粮仓+现代园区+戈壁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白银区构建以东棚西加+物流仓储+休闲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平川区构建以茄果芋药+陶瓷小镇+黑驴养殖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市支撑产业链的项目达到83个。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稳定脱贫致富的产业,基本形成农场务工型、劳动密集型、相互结合型三种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特色产业形成“小气候”
扎实开展“两园两率两节点”产业脱贫行动,做大做强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市建成脱贫产业园330个、特色产业园403个,肉牛饲养量达到19.78万头、羊454.27万只、黑毛驴6.64万头、猪220.42万头、瓜菜75.24万亩、果品33.91万亩、马铃薯118.9万亩、中药材63.23万亩、小杂粮46.1万亩、水产养殖1.5万亩、文冠果45.65万亩。十大产业带动贫困户10万户42.1万人,贫困户依托十大产业人均实现收入3165元。会宁县“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经验做法被全省总结推广。
甘味品牌树起“大招牌”
立足“独一份”“特中优”“珍稀缺”的定位,大力培育知名品牌。会宁小杂粮等5个农产品进入“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众品牌名录;靖远羊羔肉、枸杞列入“我心目中的十大‘甘味’品牌”;靖远县白茨林村(枸杞)、会宁县杨崖集村(中药材)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靖远县荣获“中国文冠果之乡”称号;全市已累计认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225个;小杂粮等19个产品入选国家扶贫产品名录;“菁茂甘草羊”等44个农产品获国家级和省级金奖。
产销对接连通“大市场”
积极拓展省内省外联动、有形和无形结合、线上和线下融合、产地和销地匹配的农产品销售新通道,尽快形成从主产县初级市场到产地批发市场再到集散中心的市场网络体系。建立了以邦农为枢纽的产地集配中心,辐射5个县区的35个乡镇367个村。建立了以京津冀、港珠粤、长三角、珠三角、陕甘宁、成渝为骨干的六大通道,外销农产品200万吨以上。建立了以智慧农业为核心的数字农业,辐射所有农业产业园区,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累计突破30亿元。建立了以福门综合农贸市场为集群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每个县区新建2个牛羊、果类等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个农贸市场、2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全市建成县乡村电商服务点529个、县乡农贸市场64个、果蔬保鲜库225座,购置移动保鲜车40台,建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个。
新型主体开始“挑大梁”
围绕以工业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念,招大商、引大资,发挥挤出效应、带动效应,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新引进新希望、新疆润丰、河南牧原等大型循环农业龙头企业18家,投资规模200多亿元,创造了招商引资白银速度,抢占了“招商、招资、招才、招智、招业”五位一体的承接产业西进先机,带动了全市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43家、合作社8080家、家庭农场1839家,各类经营主体吸纳劳动力就业2.5万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创新农业营商环境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先后两次作出批示,新华社先后两次推介报道。
农田建设创造“好经验”
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中型灌区建设相结合、与引进大型现代龙头企业相结合、与撂荒地复耕复垦相结合、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与吸纳农村劳动力相结合的“五个结合”模式,引进新疆润丰集团建成景泰10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全市签约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创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白银经验。
数字经济成为“新引擎”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模式,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为高质量发展强势赋能。
大力培育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能展示乡土风貌的农村电商达人,举办高素质农民网红培训班5期,培育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农村创新创业青年近500名,为新业态发展积攒了后劲。
充分发挥中创博利公司行业领军作用,建成“天下帮扶”电子商务帮扶信息发布平台,上架全市农特产品226种;建成白银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心,搭建集网红培训、产品培育、网络直播、线上销售为一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云创空间,同时,借助“天下帮扶”平台优势,以商招商,争取100家电商企业落户白银,打造农业众创空间大厦,目前已有7家注册落户白银;开展“戈壁原生态农产品”展销活动和“三播三促”全网营销活动,全市直播带货实现产值3.3亿元、创税4542万元;为白银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集5G网络管理、休闲旅游、体验中心、智慧民宿于一体的黄河·白银云小镇,开启数字经济赋能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积极推进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5个、乡镇电商服务站6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86个,发展电商企业200余家、网店1510个,有力助推特色林果、有机蔬菜、盐碱鱼虾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塑创,实现了“线下”打造品牌与“线上”销售扩量的有机融合。
启动实施“邮快合作”“快递进村”工程,全市邮快合作共覆盖5个县区69个乡镇282个行政村。推行“云游白银”服务方式,大力宣传推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六朵金花”、丁家沟·线川、稻花香·瓜园、桃花谷·红岘台、古村落·小黄湾等一批美丽乡村成了闻名全国的网红打卡地。
农业保险兜起“安全网”
按照“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的理念,做细做优理赔服务,保障农民群众“不白干”。全市农业保险补贴品种28个,其中,中央和省级补贴品种15个,市政府将13个“一县一(多)品”品种列为为民办实事事项,加大财政奖补支持力度,中央、省市财政补贴资金共计4387万元。当前,全市投保农户达到8.875万户,其中贫困户5.21万户、贫困户投保率100%,完成种植业保险130.16万亩、养殖业保险126.04万头只,农业保险综合完成率达到112.51%,已支付理赔款1836.02万元,受益农户11842户次。
产业强镇凸显“强效应”
2018年以来,我市落地实施了靖远县东湾镇、会宁县郭城镇、景泰县喜泉镇3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项目直接带动农户6.6万户,辐射带动农户13.6万户,东湾镇、郭城镇、喜泉镇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15%、16%。通过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的实施,乡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品牌影响力更加明显,联农带农机制更加健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加显著。
融资模式走上“快车道”
坚持“另辟途径、创新破题”的融资思路,大胆实践,创新探索了增资入股融资模式、以商招商融资模式、多方资本融资模式、独立建设融资模式、奖补延伸融资模式等五种融资组合模式,拓宽了龙头企业贷款渠道。通过这五种融资模式,全市共融资52.58亿元,向256家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1.37亿元,农业融资机制逐步健全。争取乡村振兴金融支持项目,全省1家,我市景泰县列入其中,每年信贷额100亿元以上。
相关新闻
- 2020-10-26白银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黄河沿线乡村成白银旅游的新名片
- 2020-06-30孝爱撑起残障之家——记白银市第四届孝老爱亲模范袁怀安
- 2020-10-22白银市全力支持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育工作
- 2020-10-22白银市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应急处突跨区域拉动演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