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百姓富 山水秀 人文美 ——从脱贫攻坚看康县发展变化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百姓富 山水秀 人文美 ——从脱贫攻坚看康县发展变化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陇南日报记者 王芳 文/图
金秋十月,康县大地叠翠流金,层林尽染,好一片深秋的金黄,好一派收获的景象。
收官之年不松懈,慎终如始战正酣。在康县广袤的山野之间,白墙青瓦的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蜿蜒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田间劳作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长期以来,康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农村环境脏乱,林多地少,广种薄收,是第一批国列贫困县和甘肃省58个特困片区县之一。截至目前,全县20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6797户65939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数据显示,康县累计退出贫困村200个,退出贫困户16457户64875人,2019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61%,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如今,在康县,贫困渐行渐远,幸福越来越近。
项目整合拓宽扶贫路
立足资源富集、全域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从实际出发,康县探索实践了一条贫困山区生态脱贫之路。
实践中,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的发展思路,把全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用城市理念规划建设农村,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建设,采取规划设计部门与乡村干部、农村能工巧匠三结合,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
康县探索建立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累计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2亿多元,撬动社会投资65.4亿元,完成“三改一建”4.6万户25万间,村村配套建成文化广场、村民服务中心、卫生室、村史馆、家史馆。与此同时,自力更生,“先建后补”统筹实施县乡交通项目1646.5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屋旁臭水沟、垃圾柴火满地堆”的现象,为广大农村群众建成了一个个美好家园,使老百姓在农村生活的体面,生活的有信心。
“为了让大家的生活环境更好,我们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现在是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康县望关镇贯上村村支书张康苏说,前些年,村子里家家户户住的是矮小的土坯房,走的是坑洼泥泞的土路,村民的生活积极性也一直不高,是典型的贫困村、落后村。
“美丽乡村建设带给我们村民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贯上村村民石富廉向记者算起了增收账,“一到周末,就会有游客来我们村旅游,无论是吃一桌农家饭,还是买三五斤农特产品,都能让村民享受到在家门口赚钱的快乐。”
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逐渐增加,而党员干部们从楼里开会到泥巴路上奔忙,从下文发函到以心换心沟通,他们的初心与使命也在真情实意的扶贫中砥砺出动人光芒,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真抓实干的帮扶中进一步密合生长……
脱贫攻坚犹如滴水穿石,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多年来,康县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使得农村从封闭走向开放、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农民从贫穷走向小康,一幅脱贫攻坚的奋斗长卷徐展开。
“三变”“三链”念熟脱贫经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既关乎贫困农民脱贫,也关乎脱贫成果巩固和广大农民持续增收。
位于康县北部的迷坝乡,属于深度贫困乡镇,曾经因为产业结构单一,“民穷村弱”。搞种植、搞养殖,虽然从未放弃过脱贫致富的梦想,但一路走来,迷坝乡群众通往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
形势中看机遇。2018年迷坝乡牢牢把握“三变”“三链”等政策机遇,瞄准香菇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共同发展香菇种植。
“我们这山高林深,生态环境优良,非常适合香菇生长,香菇品质自然好。”迷坝乡迷坝村村民马国辉告诉记者,学校毕业后在外打过工,也包过工程,多番经历后,他觉得还是依靠当地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才是长远之计。
“我是2013年11月份成立合作社,开始发展香菇和木耳的。”马国辉说,通过帮扶单位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香菇销路打开后,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好。
显著的成效表明,产业扶贫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康县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实践中,康县因地制宜,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持续培育壮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多元富民产业,创新发展扶贫车间、田园综合体等新兴业态,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新业态,聚力让呼吸新鲜空气、观蓝天白云、游美丽乡村、住特色民宿、玩山水田园,成为康县最具竞争实力的发展优势。
目前,依托美丽乡村和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康县已建成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村景区和7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户、乡村宾馆12家。
数据显示,康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2.9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4亿元,全县2468户贫困群众依托全域旅游大景区实现高质量脱贫,间接带动9.72万人增收致富。
“我现在在村里的民宿当服务员,既能照顾家里,还能贴补家用。”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民陈炎说,“现在来朱家沟旅游的人那么多,我寻思着要是有机会了,我也开个农家乐。”
不止于此,在康县,中蜂养殖、蚕桑、木耳等特色产业也已渐成规模。目前,扶持引导群众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90多万亩,发展食用菌1000万袋,有2万多农户8万多人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实现了提升产业适宜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齐心协力共筑小康梦
“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已经脱贫摘帽的李强信,聊起现在的日子,难掩激动。
李强信是康县望关镇李坝村人,她说:“我家以前是贫困户,家里人口多,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务工,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几年间,“变脸”悄然上演:李强信家修起了新楼房,买来了小汽车,种上了花椒,最主要的是“钱袋子”越来越鼓……
“以前不敢做的梦,现在成真了!”梦想,是李强信奋进的动力,也是时代最令人心动的旋律。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正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中,照进现实。
王焦英是康县豆坝镇捷垭村的大黄种植大户,她告诉记者,去年栽植的金丝大黄由于管护不到位,除过土地租赁、人工、种子的费用,只挣了2万多元。
“今年我改种了当地的土大黄,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0亩以上,还计划培育20亩的大黄苗子,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王焦英说,“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奋斗,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脱贫摘帽了,精神面貌变样了;精神面貌变样了,脱贫信心更足了。近年来,康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以“文明积分超市”为抓手,以“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为活动主题,发展“杨家河经验示范村”36个,常态开展创建“美丽庭院”、寻找“最美家庭”、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家庭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用文明行为换取荣誉积分、以积分兑换日常用品的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树立卫生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绿美净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人居环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目前,康县已有“爱心理发室、四点半课堂、群众说事室、扶贫夜校、杨家河经验”等特色品牌项目30多个。共建立志愿者队伍440多支,注册志愿者1.6万多人,各乡镇、村组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1865支,志愿者文明实践队实现了全覆盖。
于是人们看到,通过易地搬迁的吴芝钰在新家门口贴上了“精准扶贫见成效感谢共产党,勤劳致富建家业不忘习主席”的对联,她说:“这副对联是已故公公(老党员)看到村子和家里发生变化后写的。”
于是人们看到,曾因家庭原因对生活丧失信心的陈万洋,靠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发展起了特色产业,一步一个脚印脱贫摘帽,过上了新生活。
于是人们看到,已经68岁的李月梅开始在景点上卖起了煎饼、杂面节节、水饺等农家小吃,吃上了“旅游饭”。
……
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句句充满希望的话语,见证着脱贫攻坚给康县带来的巨变。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坚韧不拔的康县儿女正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发起最强总攻。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