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田畴织锦绣——白银靖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原标题:沃野田畴织锦绣
——靖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张强中 戴秀梅
靖远,位于黄河中上游,过境154公里的黄河,浇灌出了西北的“鱼米之乡”,使这里成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成了全省中药材大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试点县,更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中国蔬菜之乡”。靖远枸杞、靖远羊羔肉、小口大枣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见证靖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张亮丽名片,“鱼米之乡”的魅力与日俱增。
优化产业结构 综合效益稳步增强
时值金秋,丰收的喜悦遍布靖远大地,一排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水灵灵的无公害蔬菜惹人眼馋;一座座标准化养殖小区整齐划一,成群的牛羊膘肥体壮;一片片特色林果基地成方成块,遍布山川的林果飘香。
仓廪实则百业兴。2019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162.1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80.9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1.56万吨。
在保持粮食总产稳定的基础上,靖远县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沿黄灌区以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为主,高扬程灌区以枸杞、富硒砂瓜、早熟洋芋、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开发为主,干旱半干旱山区以中药材、文冠果、大枣、瓜类、小杂粮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带,“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多乡一品”的格局基本成形。久负盛名的蔬菜、瓜果、羊羔肉,焕发了新的活力。
2019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9.74亿元,较2010年增长144.14%;农业增加值达到33.48亿元,较2010年增长136.11%。
擦亮特色品牌 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有产品、没品牌,有特产、没特色,一度掣肘着靖远农业进阶发展。如今,靖远枸杞、小口大枣、靖远籽瓜、靖远羊羔肉等一批“叫得出”“喊得响”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成为出省出国的拳头产品。
民以食为安、食以安为先,为切实维护老百姓餐桌安全和靖远县产业健康发展,靖远县十年磨一剑,历经艰苦努力,全面落实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产品监管网格,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县乡农产品监管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成县级农产品追溯平台1个、乡镇追溯平台18个,生产基地检测点21个、追溯点42个,建成4个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9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8万亩枸杞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截至目前,靖远县三品一标认证共计58个,认证面积72.50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117万亩的62%。
靖远枸杞、靖远旱砂西瓜、小口大枣、靖远羊羔肉、靖远黑瓜子、大庙香水梨、靖远文冠果七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青椒、番茄取得出口蔬菜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20年靖远枸杞、靖远羊羔肉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杞福源等3家企业入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盘丰牌蔬菜、高原宏牌枸杞、高原宏牌小口大枣、御液泉香梨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先后获全省优质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乡村美丽富裕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走进被群山环抱的东湾镇瓜园村,一块块金黄的稻田生机勃勃,一方方清亮的鱼塘波光粼粼,鱼塘连片、稻谷飘香的瓜园村勾画出一幅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
瓜园村引导支持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机水稻、大棚蔬菜、水产养殖已成为瓜园村的三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0%,承载着瓜园村村民的致富梦想。
从传统的产业到产业文化和生产文化相融合,村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这也是靖远县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的福利。
10年来,靖远县积极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总结推广“三变”+中药材、枸杞、设施蔬菜、乡村旅游等有益经验,引导建立“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运行机制,全县参与改革农户共计5.26万户,村集体和农户入股耕地8.40万亩、林地7.10万亩,入股资金7302万元,参与改革的村集体经济组织176个,农户获得入股分红1129万元。
随着主导产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增长迅速,增收渠道不断拓宽。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4元,比2010年的3658元增长186.88%。
如今,放眼靖远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一个个美丽乡村跃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靖远大地上徐徐展开。
相关新闻
- 2020-10-13绿了山川 美了环境 富了群众——白银靖远县林业扶贫工作综述
- 2020-09-03白银靖远县新坪村里探“新”记
- 2020-08-25白银靖远县大力强化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 2020-08-20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白银靖远县3人受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