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产业振兴夯基础 精准施策促脱贫——灵台县高质量书写脱贫攻坚答卷纪实

20-09-21 09: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靳佩佩

  原标题:产业振兴夯基础 精准施策促脱贫 ——灵台县高质量书写脱贫攻坚答卷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东 叶海 李满福 施秀萍 朱宇鲲 通讯员 郭海凤

  这是艰苦卓绝的攻坚决战——数千名扶贫干部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打响了一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脱贫大会战。

  这是前所未有的减贫实践——一个个扶贫产业结出硕果,一片片田地变身“聚宝盆”,一座座村庄摘掉“贫困”标签,一张张笑脸洋溢幸福。

  时间的刻度,标注着灵台县脱贫攻坚不断向前迈进的脚步: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灵台县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55万户5.83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206户596人,7年间减贫5万多人,累计达标出列贫困村79个,贫困发生率降至0.29%。

  1 勇挑脱贫“千斤担”

  灵台县坚持把脱贫攻坚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始终做到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攻坚、服从脱贫攻坚、服务脱贫攻坚、保障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把发展产业作为治本之策紧盯不放,把基础条件改善作为重要抓手常抓不懈,把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方向有机衔接,全面消除责任、政策、工作落实中的盲点和死角,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平凉市委常委、灵台县委书记刘凯说。

  灵台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从调研谋划、讨论决策、上下协调,到组织实施、督查落实、跟踪问效,都全程参与、亲力亲为,做到谋划必思脱贫、开会必议脱贫、督查必看脱贫、考核必评脱贫。推动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贫困村和负责专项支持计划落实“两个领导责任”,职能部门专项支持计划落实和数据信息采集审核“两个首问责任”,乡镇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驻村帮扶工作队由乡镇党委日常管理和组织人事部门考核管理“两个管理责任”,并随着实践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凝聚起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

  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灵台县委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大力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纵深推进党建引领脱贫“五动”工程,积极推行产业“四链”模式,实现了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坚持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进入倒计时,灵台县坚持督事与督人相结合,推动建立常年工作督查和暗访巡察两支队伍,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开展全覆盖、不间断、常态化督查巡察,并分阶段对督查巡察排位靠前的单位授予流动红旗,对排位靠后的单位悬挂黄牌警告,以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和高效落实。

  2 打造脱贫“新引擎”

  位于独店镇的灵台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矮砧密植苹果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果树挺直着“腰板”,密密匝匝的果袋包裹着果实挂满枝头,煞是喜人。

  灵台县是原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苹果最佳适生区和甘肃18个全国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之一。2006年以来,灵台县将苹果产业确定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经过多年的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灵台人的“致富果”。但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升级迟缓,仅仅依靠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发展,难以催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换个思路,就有出路。穷根儿不在地里,而在人的脑子里。

  灵台县紧盯世界苹果产业发展前沿,学习借鉴世界果业强国和国内果产业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在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上攻坚突破,坚持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模式,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以来,灵台县引进海升集团建办具有世界果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的灵台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与传统乔化果园不同的是,种植密度是传统乔化苹果园的3至4倍,产果期也比后者提前3至4年,且产量大幅提升。果园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度也近乎苛刻,每棵果树浇水精确到斤,施肥精确到克。一棵棵果树像“仪仗队”般列阵田野间,加上铺在地面上的覆膜,以及肥水一体化滴灌系统,这些精致化的配置,颠覆了老果农一辈子的种植套路。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灵台县的矮化果园面积逐年扩张,采访中记者看到,仅在独店镇,处处可见连片的矮化果园,有的是群众分散种植,有的是大户规模栽植,特别是位于林王村的灵台钰圣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1300亩矮砧密植苹果基地,堪称新品种、新技术的“大观园”。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灵台县已成为全省矮化果园面积最大的县,2020年4月,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国家级矮砧密植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第二家、甘肃省首家。全县苹果产业发展成功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转变。

  目前,全县果园面积达到22.67万亩,其中挂果园15.6万亩,涉及11个乡镇124个村,矮化果园达9.78万亩,果品产业实现产值累计达14.4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近3年来,全县79个贫困村已有54个村栽植了果树,面积达到5.08万亩,其中挂果园3.18万亩,实现收入1.3亿元,先后有9584人实现稳定脱贫。

  3 拓宽群众“增收路”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实现稳定脱贫。

  什字镇李家庄村村民白能女的丈夫因一次意外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3个孩子在上学,她只能一边务农,一边照顾丈夫。“如果不能在家门口打工,日子都不知咋过!”白能女感叹道,“现在我在齐翔公司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生活有了奔头。”

  2018年,村里进行务工需求摸底统计,白能女想就近务工的信息被村上的劳务信息员、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志强汇总到了李家庄村的“劳务档案”里,并上报到镇里。

  等到附近的甘肃齐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开工,她便到齐翔苹果基地务工,开启了稳定的就近就便务工生活。

  “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灵台县将劳务产业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探索形成了“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贫困户”的劳务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发展“灵台模式”。在劳务产业全过程中,灵台县不仅对全县所有贫困劳动力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进行摸底,并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案”,“量身定做”政策咨询、用工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对接、权益维护等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并对劳务公司和用工企业进行指导和监督,精准、定向、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输转。

  据了解,灵台县坚持用政策杠杆撬动劳务产业健康发展,对于企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的给予奖励。建立“三落实五优先”的企业用工激励机制,对用工企业按要求雇用贫困劳动力的,在项目资金拨付、基础设施配套、高校毕业生支企、项目融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财政项目补贴和政策扶持五方面给予优先优惠。近年,灵台县年均就近就便输转贫困劳动力1.6万人,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

  走进上良镇盛丰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耳边不时传来“哞哞哞”的牛叫声。

  姚军福是村里的养牛带头人,也是上良镇北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灵台县盛丰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他的“养牛经”头头是道,从养牛到卖牛,大家都服他。“这几年,大伙儿通过养牛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有滋味了。”姚军福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上良镇和北张村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的有效实现形式,形成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在收入上为村集体、合作社和贫困户带来了“七笔增收账”,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单家独户发展产业缺少牛棚、缺少技术、抗风险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缺资金,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无实体、无抓手、无来源等问题,使村集体、贫困户与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目前北张村65户241人已全部脱贫,在公司带动下,村里牛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村145户农户就有75户养牛,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更加稳固、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了。

  村村有产业,家家有收入。灵台县用产业念好“发家致富经”,围绕“牛果菜”三大主导产业,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动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为纽带,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为源泉,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链条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为贫困群众打造“聚宝盆”,让贫困户实现早脱贫、真脱贫、不返贫。到2019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1.95万头,发展千头以上养牛专业村30个,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同时积极发展多元产业,实现了贫困村主导产业、贫困户增收项目全覆盖,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

  4 聚力啃下“硬骨头”

  伴着艳阳,记者来到新开乡华掌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此前,华掌村有9个社群众分散居住于山川梁峁,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饮水不安全、农产品收种销售难。

  建档立卡贫困户岳有文大半生都住在山上,居住、耕作、出行不便,让他吃尽了苦头,搬出大山、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是他的梦想。2018年9月,岳有文的梦想实现了,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各类补助资金外,自己只掏了1万元就搬到99平方米的新家。

  岳有文一家不仅住上了新居,今年他还养了5头牛,而且直接养在村里建办的养殖小区里。“要不是国家的扶贫政策,我哪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今非昔比,岳有文很开心。

  安全住房是脱贫验收一票否决指标,也是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屋,是他们一辈子最大的夙愿。为此,早从2017年开始,灵台县就响亮提出农村危房全清零口号,压茬推进危房全清零专项行动,近年来,累计实施危旧房改造6530户、易地扶贫搬迁1682户5829人,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围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灵台县通过争取项目、县级配套、乡村自筹等方式,大力推进安全饮水全覆盖,2017年底,整体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受自然条件所限,可用水源总量偏小,供水保证率不够高。2018年,在可用项目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灵台县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争取地方债券项目、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累计投资3466.27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处,维修改造和延伸敷设供水管网48公里,完成零散自来水入户1790户。至此,全县所有农户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让贫困群众真正吃上了稳定放心水。

  一项项民生工程,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一件件民生实事,如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千家和万户。

  灵台县委、县政府坚持目标聚焦、力量聚合、落实聚力,以“过筛子”方式和与问题“对着干”的态度,集中力量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道路硬化、饮水安全、住房安全领域的问题,压茬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群众稳稳地“兜住”幸福。近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硬化道路462.2公里,新改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8处,完成自来水入户15949户,改造农电线路432.3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贫困县退出标准,在灵台县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聚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灵台县以深度融入平凉、西安、宝鸡2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完善全县高等级骨架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三个路网”体系,全力推进S28灵华高速公路及东、南延线项目,全面提升县域道路内联外畅承载能力。同时,随着煤电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灵台县也将彻底摆脱“工业短腿、三产不活”的窘境,步入转型发展、后发赶超的“快车道”。

  巩固扶贫成果是稳定脱贫的“压舱石”,提高扶贫成色是科学脱贫的“推进器”。如今整县脱贫摘帽后,灵台县没有松劲,持续以临战状态和决战姿态,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质量,一方面推进下剩人口脱贫和成果巩固提升,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嘉峪关:让文明渗透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嘉峪关:让文明渗透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 【飞阅甘肃】初秋遇见嘉峪关 风轻云淡水如蓝 【飞阅甘肃】初秋遇见嘉峪关 风轻云淡水如蓝
  • 视频丨“丝路人”风行丝路 雄关漫道豪骨柔情 视频丨“丝路人”风行丝路 雄关漫道豪骨柔情
  • 嘉峪关的味道(我与一座城) 嘉峪关的味道(我与一座城)
  • “丝路人”风行丝路 雄关漫道豪骨柔情 “丝路人”风行丝路 雄关漫道豪骨柔情
  • 创建文明城市丨靓社区 焕新一座城 创建文明城市丨靓社区 焕新一座城
  • 创建文明城市丨志愿红 温暖一座城 创建文明城市丨志愿红 温暖一座城
  • 创建文明城市丨新风尚 改变一座城 创建文明城市丨新风尚 改变一座城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顶雪冒雨踏遍青山 风餐露宿守护绿色
2   甘肃:持枪非法狩猎 4名嫌疑人落网
3   好戏连连看——甘肃省2020“金秋演出季
4   警方提醒:凡是未放款之前先收费的 都
5   嘉峪关:让文明渗透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6   第五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科技合作与成
7   兰州交警圆满护航2020穿越丝绸之路(国
8   【飞阅甘肃】初秋遇见嘉峪关 风轻云淡
9   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
10   视频丨“丝路人”风行丝路 雄关漫道豪
11   “天猫”助力兰州百合香飘四海
12   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庆阳行活
13   兰铁局再开两趟“环西部火车游”专列
14   甘肃供销系统消费扶贫活动在多地开启
15   【直播】丝路人·丝路情——网络名人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