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融合幼儿园的老师在和听障孩子及其家长做游戏。新华社记者郭刚 摄
新华社兰州9月10日电(记者 郭刚)“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稚嫩的童声,清晰的朗诵。这名背诵儿歌的孩子叫赵伊萱,今年刚满4岁,目前在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融合幼儿园上学。
谁也不会想到,她在一年前刚入园时还是个听不到任何声音、也不会说话的听障幼儿。经过一年来的康复训练、语言矫治、佩戴人工耳蜗,赵伊萱已能像园里其他150多个听障幼儿一样,逐渐恢复听力,并基本具备了正常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融合幼儿园的老师在给听障孩子上课,练习发声。新华社记者郭刚 摄
“最初发现孩子失聪失语,我都快崩溃了。”赵伊萱的母亲曲红红说,“多亏了融合幼儿园。孩子从听力和说话方面来说,目前恢复得都挺好,出乎我的意料。”
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较早具有医疗和教育双资质的听力语言康复机构,主要职责是开展听力残疾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和矫治等工作。
“我刚见到这些孩子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融合幼儿园特教老师王丹彤说,“但每年亲手把一批批康复的孩子送走,看到他们会说话时,我就觉得再怎么苦都是值得的。”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融合幼儿园的老师张甲汝在教听障孩子跳舞。新华社记者郭刚 摄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开展儿童个别化教学、言语矫治、亲子课堂等特色课程,为甘肃及周边省区的听障儿童进行科学的免费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和矫治,帮助孩子们回归有声世界。
音乐响起,翩翩起舞。在幼儿园舞蹈室,26岁的特教老师张甲汝带领十几个佩戴人工耳蜗的小朋友舞动起来,动作简单,场面温馨。2016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张甲汝即来到这里负责教孩子们绘画、音乐和舞蹈。在乌黑的长发之间,其实她也是戴着助听器的听障老师。
“我小时候和康复中心的孩子一样,听不到、也不会说话。”张甲汝说,自己从小就开始进行听力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大学毕业后就想到康复中心来工作。“因为自己和这些孩子有相似的童年,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们尽早康复,也希望他们长大之后能像我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馈社会。”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融合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检测听障孩子的听力。新华社记者郭刚 摄
像张甲汝一样,在融合幼儿园里,特教老师们用爱心、耐心与细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们的康复训练之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对一反复练习发声、说话,用心呵护,无微不至。
本着“不仅要学会说话,还要健康成才”及“精准康复,融合发展”的理念,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已累计训练听障占多数的听障儿童4157名,接受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听障儿童651名。
“由于视觉、听力以及智力等障碍,一些孩子不能正常接受教育,或者不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教学主管张兰介绍,大力发展融合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希望全社会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用爱心为众多听障孩子及其家庭撑起一片‘希望的明天’,帮助他们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抱未来。”(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