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
原标题:兰州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
记者 牛占虎
近年来,兰州市坚持兜住底线、应保尽保、保主保重、动态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则,编密织牢“全面覆盖、救急解难、保障兜底”的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共有兜底保障对象14157户26860人,新纳入兜底保障范围1324户3478人,有效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扶尽扶。
扎实推进兜底保障攻坚行动
兰州市严格按照“5+1”专项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制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专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将专项攻坚行动与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相结合,指导县、乡以规范档案资料管理为抓手,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补充资料、建立电子信息档案等措施,对现有保障对象、新申请对象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及时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扶持或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纳入相应保障类别予以兜底脱贫,坚决防止应兜未兜、应保未保问题发生。针对三、四类低保对象,特别是已脱贫三、四类低保对象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对年人均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坚决予以清退,对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符合一、二类认定条件的及时予以调整纳入,确保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退尽退、应调尽调、对象精准、类别合理。
探索“8+1”社会救助政策多维度精准施救,印发《链接“8+1”社会救助政策多维度精准施救实施方案》,全面构建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教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教助等8项救助政策为基础,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为补充的“大救助”工作格局。同时,对全市在册的8万多名社会救助对象开展逐户排查,对照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打破部门间职能条块分割的状况,打造“按需救助、个性化救助”的工作模式,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叠加用力、精准发力,实现救助政策全覆盖。
有效解决特困对象视觉贫困
针对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差、精神面貌差”的现状,兰州市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制度,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的资源优势,合理统筹照料护理补贴资金,制定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每半月清洗一次衣被、每月理一次发和每月1次走访探视的“3+1”救助服务模式,为供养对象提供高效、便捷的照料护理服务。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工作,支出1236.42万元为全市2929户3097名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发放衣物、被褥、煤炭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有效提高照料护理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基本消除了特困对象环境卫生差、精神面貌差、个人卫生差等视觉贫困问题。特别是永登县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照料护理服务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范围得到了推广。
强化专项救助实现应兜尽兜
针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兰州市科学测算2020年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高标准,确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0%。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765.09万元,其中累计为农村特困教助供养对象发放供养资金1262.26万元,稳步凸显兜底保障对象政策性脱贫,有效解决了兜底保障对象“两不愁”问题。
强化专项救助实现应兜尽兜。兰州市民政局在工作中对全市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收入家庭因病、因学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严格落实“支出型”救助制度,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对因车祸、火灾、危重病及其他自然灾害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及时启动“急难型”临时救助,采取资金先行、手续后补的方式,及时发放临时救助资金,第一时间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4399户8811人次,支出资金2143万元。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兰州市民政局组织对全市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等开展逐户排查,简化、放宽审核审批程序和权限,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救助范围,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市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及个人防护用品10.7万件,拨付乡镇(街道)临时教助备用金262.7万元,发放1至6月份临时价格补贴1547.84万元,全力把疫情造成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
相关新闻
- 2020-08-26西北旱区马铃薯主粮化品种筛选和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 2020-08-26老君坡上糜谷香
- 2020-08-26敦煌旅游持续升温
- 2020-08-26兰州将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