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张掖

临泽:农业全程机械化助农增收

20-08-19 09:3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沈文刚

  原标题:临泽:农业全程机械化助农增收

  通讯员 李伟丽

  今年,临泽县以玉米、畜牧养殖、丝路寒旱农业、特色产业所需机具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农机农艺农资融合,产前产中产后配套”的模式,加强科技示范点建设和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技术机具配套力度,不断提升机械化水平。

  在临泽县板桥镇壕洼村制种玉米“五化”示范基地里,种植大户使用玉米去雄机进行玉米雄穗作业,这种方式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我们用的这款3CX—8A玉米抽雄机,是全压驱动,工作效率高,每天的作业是200亩—300亩,相当于300个人工,田间长势比较好的话抽净率能达到90%以上。”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秋峰介绍说。

  板桥镇壕洼村作为临泽县制种玉米核心示范区,今年落实制种玉米面积1.18万亩,并将1320亩耕地作为机械化作业示范田,在推行耕播、植保等机械化作业的同时,推行去雄机械化。

  “人工去雄一方面劳动力比较缺,用工比较多,费用比较高,采取机械化作业能解决劳动力缺的问题,降低成本。下一步,结合试点的成功经验,我们将继续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一户一块田’,采取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提高制种效益。”临泽县板桥镇壕洼村党总支书记陈玉雄说。

  同样,在临泽县蓼泉镇广袤的田野上,成片的麦浪闪着金色光芒,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于麦田,车声阵阵、机声隆隆,奏响田野丰收曲。收获现场,种植户们充分发挥大马力机械优势,采取多台收割机联合作业方式,在保证收获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抢收小麦,确保每一颗成熟的小麦都颗粒归仓。

  “现在我们都是用收割机收麦子,省工省时又省事,我的72亩小麦要是用人工十几天才能收完,现在用收割机2天就收完了。现在包括晒麦子、翻麦子都是机械翻的,不用人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临泽县蓼泉镇寨子村村民赵国先乐呵呵地说。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临泽县农业部门聚焦科技创新,瞄准农业绿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和全程机械化需求,全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和行业部门“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农资、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等行业安全生产宣传、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全县共建立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点7个,示范面积14000亩以上,主推技术5项,主推机具 100台(套)。至目前,已推广农机新机具1451台(件),建成农机合作社县级示范社3个,市级3个,省级1个,争创国家级示范社1个。开展农机安全检查14次,安全生产宣传45场次,排查安全生产隐患160余次,整改各类安全生产隐患50个,切实保障全县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敦煌博物馆联袂必胜客“放大招” 中秋来吃“敦煌月饼” 敦煌博物馆联袂必胜客“放大招” 中秋来吃“敦煌月饼”
  • 神仙文创!“反弹琵琶”有了街舞版 神仙文创!“反弹琵琶”有了街舞版
  • 甘肃省紧急调动多支救援力量赶赴文县开展应急救援 甘肃省紧急调动多支救援力量赶赴文县开展应急救援
  • 白银“六朵金花”竞开颜 白银“六朵金花”竞开颜
  • 大坪凤园花海 去享受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花季 大坪凤园花海 去享受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花季
  • 水川湿地公园 接天莲叶无穷碧 赏荷品莲正当时 水川湿地公园 接天莲叶无穷碧 赏荷品莲正当时
  • 花村·顾家善: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花村·顾家善: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 水面清圆风荷举 白银水川花意浓 水面清圆风荷举 白银水川花意浓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金昌:昌丰里社
2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祁连山下的绘绿
3   甘肃省红十字会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4   陇南降雨量降雨时长均破历史纪录
5   甘肃省公交建集团应急抢险队全力抢修灾
6   黄河形成今年第5号洪水兰州段流量3510
7   兰州2020年十大诚信单位、个人、群体榜
8   公航旅金汇通航直升机第一时间实施救援
9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九色鹿”拍了拍
10   做深做实做细推动创建得实效 第二季度
11   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共录取考
12   敦煌博物馆联袂必胜客“放大招” 中秋
13   森林消防指战员奔赴武都抢险
14   神仙文创!“反弹琵琶”有了街舞版
15   马铃薯专家王一航:脱贫致富路上的科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