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体育设施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赛事 活力金城 讲好黄河“体育故事”
加大体育设施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赛事 活力金城 讲好黄河“体育故事”
兰州奥体中心建设全貌
马拉松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首选之地
足球场内竞技
我是小小运动健将
一项赛事改变了一座城市,9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不仅通过赛事对外宣传了兰州,更重要的是在赛事的带动下喜欢运动的兰州人对体育的认识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民健身事业在这些年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兰州黄河保护治理情况时赞叹“黄河之滨也很美”,这再次掀起了围绕黄河两岸的一场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高潮。而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过程里,市民们收获了健康、提升了幸福感、归属感,也让兰州变成了一座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市体育局党组书记王远顺说:“一年来,市体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我市‘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城市生态骨架,按照‘宜水则水、宜山则山’总体思路,讲好黄河的‘体育故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兰州人民的幸福河。”
科学规划布局体育让黄河“美起来”
体育公园足球场内刚刚结束一场精彩的比赛,参赛队员之一的刘岩龙和队友过足了球瘾。他告诉记者:“黄河两岸如今已经成为老百姓锻炼的首选,而且锻炼人群从小孩到老年人都有,这都与健身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分不开的。就拿体育公园来说,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馆、游泳馆等,这里的健身设施可以满足很多人的健身需要。而我发现,近年来在黄河两岸,健身设施逐渐多了起来,有了这么好的健身场地,有什么理由不来健身呢。健身的时间多了,身体越来越好,素质也随之提高了。”
近年来,为了让体育成为黄河岸边一道美丽的风景,市体育局联合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制定了《兰州市中心城区黄河两岸休闲运动带和南北两山山地运动带规划》,从黄河两岸、南北两山、城市绿廊三个层面,对全市体育资源进行了整合规划。围绕黄河这条主线,发挥黄河两岸延伸资源优势,按照“一核心两带串九大公园,筑大西北滨河休闲运动基地”的总体思路,形成兰州黄河两岸休闲运动带,打造西北地区最具特色的滨河休闲运动基地。黄河两岸健身步道核心区域已全线贯通。马拉松公园、体育公园已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健身,观赏黄河美景的首选之地。
市体育局体育产业科科长郭星岩告诉记者:“《兰州市中心城区黄河两岸休闲运动带和南北两山山地运动带规划》是以利用现有、生态为本、多样选择为原则来编制的。黄河两岸风情线非常亮丽,要利用现有的人文、自然景观的资源来打造集休闲、休憩、娱乐、运动为一体的产业带。具体讲,产业带将利用绿地、滩地和公园步道将其整合和贯通来建一条长约151公里的自行车道和一条长约110公里的健身步道。并且在黄河两岸以奥体中心建设为中心,沿线辐射9个体育公园,通过以上的项目建设,还能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将做好水上体育项目的发展,水上体育项目主要是利用丰富的黄河水上资源,打造一条主城区20公里长的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带。水上运动是在非汛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摩托艇、羊皮筏子漂流等项目。同时,黄河两岸的公园,也将做一些水上航模项目,来满足市民运动、休闲的需求。”
加大设施建设体育让黄河“活起来”
有了总体的规划,实施起来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有绿插体(有绿的地方或是空地就布局体育设施)。”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张轩宁告诉记者,市体育局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将体育设施建到了市民的身边,弥补了我市群众体育发展的最大一块短板。
群众体育要发展,场地建设必不可少,为此市体育局积极推进市级、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四级体育设施框架建设,构建总量适宜、布局合理的体育基础设施布局体系,不断完善黄河两岸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合理利用黄河两岸公园绿地、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等区域,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等设施,实施“腾笼换鸟”,建设一批小型全民健身设施。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在黄河两岸试点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项目10个,着力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通过综合布局,近年来沿黄河两岸共建设笼式足球场8块、篮球场5个、乒乓球台30个、网球场4个,羽毛球场30个,健身路径20条,全市建成1013个晨晚练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51万人。场地设施建设和指导员队伍的不断扩充,黄河两岸健身群众不断增多,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48万,体育人口比例达到38%,城市活力不断提升。
刚在马拉松公园锻炼结束的跑者王海军告诉记者:“跑步是我的爱好,我跑兰马已经4年了。‘越来越容易’是我这些年健身的最直接感受,兰州的体育设施建设的越来越好,如马拉松公园能打羽毛球、篮球,还有专门的步道,我的很多跑友都会约到这里来跑步。尤其是前些日子黄河两岸的步道彻底的贯通了,我们可以在这条步道上一直跑到中山桥。说实话,在运动的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环境好、卫生好,我们在这样的环境健身感觉非常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我市的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开展,努力构建了涵盖设施健全、组织齐全、指导有力、监测频繁、活动丰富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5117名,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0名。每年开展国民体质检测3万人次以上,在428个社区,730个行政村,建设了2019块全民健身场地。体育场地的总面积达到了78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2.1平方米,超过了全国文明城市1.8平方米的指标要求。张轩宁说:“下一步,我们将在两个方面做到优化布局,继续建设黄河两岸运动休闲带。一是做好设计,我局于2019年制定了《兰州市中心城区黄河两岸休闲运动带和南北两山山地运动带规划》,并开始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力争融入到黄河两岸和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为下一步进行体育设施的布局做到有据可依,继续建设环水、依山的全民健身网络。二是整合各级资源,继续加大体育设施的投放力度。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有绿插体,这样去建设智能化、多样化、便民化的健身设施,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兰州建设成为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贡献我们体育人的一份力量。”
打造品牌赛事体育让黄河“动起来”
近年来,市体育局一直秉承“体育营销城市”的理念,立足“两山夹一河”的地理环境,全力做好山水城市特色体育赛事的文章。一是做好“山”的文章。在南北两山开展全国新年登高活动、全国重阳节登高活动、兰山“跑嗨”等一批突出“山”文化的精品赛事。二是做好“水”的文章。连续9年举办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依托九曲黄河打造独一无二的亚高原马拉松景观赛道,黄河文化与马拉松精神在美丽的母亲河畔完美融合。同时在黄河之滨举办了国际田联路跑大会,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606名路跑行业嘉宾参会,其中外籍参会嘉宾132人。黄河畔还举办了国际篮联三人篮球U23世界杯,来自33个国家及地区的40支国内外男女国家队及国际篮联官员、裁判及相关工作人员共计300人参加了赛事。通过一系列国际顶级赛事的举办,让运动的激情和黄河两岸美丽的人文自然景观相互交融,使国内外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了“都会城市、精致兰州”的独特城市魅力,也让运动的氛围融入了普通市民的生活。
同时,围绕黄河举办元旦黄河冬泳表演赛、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百公里徒步活动等赛事,组织开展积极培育黄河横渡赛、羊皮筏子漂流赛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不断挖掘黄河文化及具有兰州特色的优势传统项目,创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水”文化的精品赛事,将黄河沿线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健身线,健身群众的幸福线。
针对疫情对赛事举办的影响,市体育局利用网络、手机平台积极谋划了一系列的线上赛事,于2020年6月11日举办了2020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线上赛和打卡挑战赛,打卡挑战赛参赛人数达到22万人,赛事当日全国约有10万人参加了线上赛。
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副主任凌涛说:“我们广泛开展经常性、群众性、品牌性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阶段有高潮、全年不断线’的工作发展思路,先后在黄河风情线两岸举办了具有地域风格、地方色彩、体育特色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体育赛事。此外,我们搭建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网路体系,整合全民健身优质资源,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员,深入农村、社区、街道和企事业单位,大力推广全民健身项目。如今,体育公园已经形成了5场1馆1中心1广场的格局,每天接待健身市民5千人次,全年接待健身市民达到百万人次。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努力提高体育公园健身服务水平,先后对足球、篮球、网球等场地进行了提升改造,新建和更新了部分健身器械,对体育公园进行了亮化、美化工程,同时增加了创建文明城市内容,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履职尽责、发挥职能,为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新名片并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现兰州速度 28个月建成奥体中心
“全国唯一没有奥体中心的省会城市,全省14个市州唯一没有奥体中心的城市。”这两顶“帽子”到2022年1月30日就将被摘掉,作为兰州新的地标建筑兰州奥体中心将开始为市民服务。
2018年,兰州接过了举办第十五届全省运动会的大旗,从那一刻起兰州就已经开始为办好比赛而准备着。承接省运会,兰州最缺的就是体育场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筹划已久的兰州奥体中心建设提上日程,并列为重点工程。
“奥体中心项目的审批时间从180天缩短到了49天,也就是说项目从拿到可研报告到审批开工许可证一共用了49天,创了兰州第一。而且奥体中心项目也是我市第一个把一项工程分为6个单体核发施工许可证和规划许可证的项目,从地下工程到单体建设有6个施工许可证,这就大大加速了奥体中心的建设进程。此外,BIM作为施工项目前期设计施工工艺,让奥体中心在建设之前就已经被精细的设计了出来,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到位。加上BIM的智慧工地系统,使得施工管理也更加科学、合理,如此一来又大大缩短了工期和成本,也让奥体中心的总工期控制在28个月。据了解,全国最快的奥体中心建设用了33个月,我们奥体中心28个月的建设工期将列全国第一。”市体育局副局长张磊告诉记者。
首届兰马时的“兰州速度”让人们惊叹,如今奥体中心建设又再现“兰州速度”,而随着奥体中心的建成,我市势必会多一处集体育、文化、娱乐、餐饮、商业为一体的新的地标建筑。张磊还告诉记者:“奥体中心2019年7月27日开工以来,克服了重重困难,今年6月25日主体育场开始封顶,预计8月15日主体育馆开始封顶,11月底完成1场3馆的封顶工作。今年完成54个亿总投资的22个亿并进入精装期,2022年1月30日交付使用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奥体中心建成之后不仅要承担国家A类赛事,还要承担全民健身活动以及演绎、会展、餐饮、娱乐等多项功能,要力争把奥体中心建造成一个集体育、文化、娱乐、餐饮、商业为一体的新的地标建筑。”
当谈到奥体中心的建成会给兰州带来什么时,张磊说:“它的建成首先弥补了我市城市功能的空缺,也完成了市民对于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期望。奥体中心的建成,还将弥补大型赛事的缺失、大型演艺的缺失,成为大型会展功能的补充和打造青少年培训基地,这些功能将为市民呈现出一个新的吃、住、游玩和锻炼的集聚地。”
据悉,奥体中心还有64块室外健身场地,目前建设方正在优化排布工期,力争在奥体中心交付使用之前,这些室外场地率先向市民开放。这一举措正是奥体中心服务市民,扩大运营的一种体现。张磊说:“奥体中心一开始就设计了今后的运用模式、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规划了以商养馆的运营模式,我们还规划了如何降低使用能耗,降低运营成本这样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此外,我们还在与阿里、华为、中体等大型场馆运营的机构进行磋商,来最终确定兰州奥体中心的运营方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孔德胜 王璇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0-08-10陇原红故事丨娃娃主席
- 2020-08-10“春绿陇原”玉门专场惠民演出昨晚在黄河之滨激昂上演
- 2020-08-09周斌来兰讲书法欣赏
- 2020-08-09大型主题乐舞《敦煌·丝路情》炫动黄河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