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武都:花椒产业促就业 群众增收“不出门”

20-07-28 16: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图为:武都大红袍花椒

  要想致富快,全靠产业带

  眼下,正是花椒采摘时节,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田间地头,漫山遍野的花椒林映入眼帘,长势喜人的花椒果实缀满枝头,好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陇南市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光热水资源丰富,是目前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尤其适合种植大红袍花椒。

  武都的花椒产业,是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多年来不断地探索,武都区截止目前已建成8处万亩花椒基地,108个千亩花椒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挂果面积70万亩,2019年产量5200万斤,综合产值42亿元以上,人均花椒纯收入3600元,带动8.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产业建在家门口,打工不用往外走

  花椒林里,村民正忙着采摘花椒,他们头戴遮阳帽,穿梭在花椒树中间,娴熟地采摘着花椒。“这样的活儿,我已经干了近4年了,在每年的花椒采摘季,我会带着放暑假的两个女儿,一起采摘花椒,我们娘仨的收入加起来有9000多元,也正是因为这份活儿,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去年年底已经脱贫。”皇乡安窠村村民张花花满心欢喜地说。

  张花花采摘花椒的地方便是距离家乡不远的郭河乡营寨万亩花椒基地,正是这些花椒种植基地的建设,近年来武都区吸引了当地乃至外县诸多群众的到来,并让不少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花椒产业促就业,群众增收门路多

  除了花椒种植基地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外,花椒生产加工厂也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陇南市武都区东赢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据记者了解,陇南市武都区东赢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花椒收购、加工、外销的专业农民合作社,他们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的带贫模式,发展花椒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让更多农户和贫困户通过就业增收。

  “我们合作社里的20多个工人都是周边的村民,大多数是贫困户,男工工资3000元/月,女工工资2400元/月,在家门口就业,大家都很开心,并且我们每年都会给桔柑乡周边的54户贫困户分红,我们生产车间已带动450余户贫困户脱贫,预计今年花椒产量能够达到500吨,销售金额大约700万元。”东赢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志东说。

  据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武都区在9个乡镇144个村实施了优质花椒苗品种改良,共4840亩33.88万株。花椒基地覆盖全区绝大多数乡镇和村社,受益贫困村245个,占建档立卡贫困村的85%;花椒适生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9.5%下降到9.3%,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脱贫2.2万户8.6万人。

  通讯员 赵春兰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西:中药材种植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陇西:中药材种植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 誓把旱塬变——陇西县城市绿化工作纪实 誓把旱塬变——陇西县城市绿化工作纪实
  • 凤舞铜城 花开白银(组图) 凤舞铜城 花开白银(组图)
  • 如意甘肃SHOW风姿狂欢夜在冶力关举行 如意甘肃SHOW风姿狂欢夜在冶力关举行
  • 裕固族歌舞惊艳七彩丹霞热气球节(图) 裕固族歌舞惊艳七彩丹霞热气球节(图)
  • 畅游渭河源头  体验20°夏天(组图) 畅游渭河源头 体验20°夏天(组图)
  • 甘肃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 甘肃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
  • 皋兰完成夏灌10万余亩 皋兰完成夏灌10万余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定西安定:新型经营主体带领农民群众奔
2   玉门:发展六大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3   合水:高标准农田将“吃”上“配方肥”
4   敦煌转渠口镇:蜜瓜迎来热销季
5   武都:聚焦六稳六保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6   临泽板桥镇:葡萄熟 日子甜 产业旺
7   徽县永宁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群
8   会宁:新添堡“整形”记
9   崆峒:“小西瓜”拓开致富路
10   玉门清泉乡: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11   康县张明忠:守护百姓健康是我最大的责
12   瓜州:技能培训+就业 群众致富有底气
13   山丹:保扶持政策落地 促企业轻装发展
14   临泽:枸杞红了 农民乐了
15   临泽: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旅游新亮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