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原标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必须坚定制度自信。
把握制度自信的“方向”和“方位”。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之所以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就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要立足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筑牢制度自信的“根本”和“根基”。党的领导是根本,中国特色是根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具有深刻的思想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深得人民拥护,是代表和保障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制度,具有广泛的人民群众根基。
彰显制度自信的“优点”和“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坚持党的领导的优势、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等,这些优势不仅是“中国之制”的实践经验,更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制度建设经验和规律把握的成熟与自信,意味着我国制度实践更加成熟、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是我们党对中国制度独特性、优越性的公开宣示。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生命力。
坚定制度自信的“自信”和“自觉”。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坚定制度自信的关键是要树立制度信仰,形成制度自觉。坚定制度自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和政治根基。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要坚持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相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相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系统研究,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扩大中国制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营造制度自信的国际环境。
(作者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