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 用生态补偿脱贫 以绿水青山致富
原标题:镇原 用生态补偿脱贫 以绿水青山致富
记者 张凡 通讯员 朱晓强、曹佳佳
镇原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镇原县坚持生态补偿脱贫与特色产业脱贫并重,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生态牌、走出特色路,多措并举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
天刚亮,屯字镇双合村的王学教就在他管辖的100多亩林地里巡护。王学教是2016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他告诉记者:“巡护林地是我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一天两次,每次都要做记录。”
针对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又是生态建设主战场的实际情况,镇原县把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范畴,并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参与森林资源管护。
“政府给护林员每年发放8000元的劳务补助,这样他们既照看了林地,也不用去外地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镇原县屯字镇农经服务中心主任田治华说。
守山护林的同时,还得致富。王学教今年还承包了30亩地,全部种上了桃树。“三年以后就能挂果,桃树苗子我没有出一分钱,地膜我也没出一分钱,都是政府投资的。”王学教精神抖擞,十分开心。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镇原县萍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广荣十几年前就承包2000多亩荒山种树,凭借丰富的林草资源注册成立了潘杨涧林场,带领乡亲们发展林下经济,这几年已经开始享受“绿色红利”。
贺广荣欣喜地说:“原先的潘杨涧是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山上已是绿树成荫。在林下放养珍珠鸡、贵妃鸡、月子鸡、火鸡等优良鸡种,现在我们每天要满山跑地去捡鸡蛋,一天能捡2000多个。”
“去年一年利润就是60多万元,相当可观。目前我们已有散养鸡一万多只,到年底争取达到一万八九千只。”潘杨涧林场林下经济示范点经理贺广旭介绍。
据悉,自2014年以来,镇原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9.89万亩,群众领到退耕还林补助2.56亿元,每年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139人以上,共发放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699.4万元。同时,镇原县大力实施苗林结合培育,至2019年底全县林果总产值达到7.3亿元,贫困群众从中获得的“生态红利”达到 1.2亿元。
相关新闻
- 2020-06-12西峰区什社乡“一村一品”壮大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 2020-06-12庆阳正宁县税务局:助力脱贫攻坚出实招
- 2020-06-09脱贫路上的“甜蜜”事业
- 2020-06-09华池县“三大导向”确保剩余人口稳定脱贫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