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甘肃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交流发言摘编
原标题:全力推动甘肃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交流发言摘编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全省重大项目谋划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分析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5月26日,经省政府同意,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在天水市召开。会上,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等5个市州文化和旅游局、3家省内文旅公司主要负责人,围绕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5A级旅游景区创建、文创产品开发营销等不同主题作了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在推进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深入思考,很有学习借鉴意义。现予摘编刊发,供全省文旅部门和广大文旅企业学习借鉴参考。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玉进:
天水市以政策出台为突破,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着力壮大自身实力。自 2018年以来,全市实施的文化旅游项目有96 个,概算总投资达622亿元。一是加强政策规划,营造良好招商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办法》《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吸引了全国有实力的品牌文化旅游企业来天水投资发展。二是提供优质服务,巩固招大引强成果。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开展考察招商活动,全市有18个文化旅游项目列入市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形成了政府招商、部门招商、以商招商的良好招商引资局面。三是壮大产业园,打造文旅新名片。启动了柒里双创园、东方艺术雕塑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建设,初步形成了区域文化品牌热点。四是深化产业融合,引领创建多元业态,打造“文旅+”系列模式,构建红色旅游等多元文旅产品体系,为文化旅游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突出旅游核心理念,确保规划的高起点,把完善规划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生态、自然、原始的旅游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好《天水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将来一个时期文旅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重点打造精品景区,确保建设的高品位。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打造精品、深度开发景区,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的发展优势。 三是完善配套基础建设,确保服务的高标准,提高文旅综合消费能力。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满足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五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实现文旅品牌化。充分发挥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节会效应,主打“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人文天水·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陇上江南·中国休闲旅游生态家园”三大品牌,深入开展全域旅游等主题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参与者、个个都是文化传播者”的良好发展环境。
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朱建军: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安排部署,酒泉市委、市政府按照“世界文化旅游圣地、敦煌国际显学研修中心、丝绸之路文化制高点、国家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甘肃省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一核、多圈”的文化旅游经济圈。2019 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207万人次,同比增长 30.03%;实现旅游收入418.6 亿元,同比增长 32.35%。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和敦煌研究院院长为组长的大敦煌文旅经济圈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大敦煌文旅经济圈重点工作推进计划》,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健全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印发完成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制定了《酒泉市关于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酒泉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旅游交通专项规划》《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环境综合承载力专项研究》等专项规划。三是坚持项目为纲,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今年1-5月份,全市38个文旅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开工率达51%。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加大航线培育力度,敦煌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实施了敦煌至当金山高速等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20亿元,总里程约1200公里。五是丰富产品业态,扩大文旅消费水平。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文化演艺、户外运动等新业态,制定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十条措施》《“引客入酒”旅游奖励办法》,敦煌市、玉门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六是创新宣传渠道,扩大提升品牌影响力。借助“一会一节”平台,精心筹办第二届敦煌国际设计周等5项主题活动,推出鸣沙山•月牙泉等10个景区向全国游客减免门票政策,举办各类文旅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大敦煌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
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抓好《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强化项目带动、构建交通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丰富产品业态、创新宣传营销,主动加强与嘉峪关、张掖、西宁、哈密、阿拉善等周边城市合作,建立客源互送、市场互动的合作机制,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彦群:
兰州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十大生态产业”决策部署,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着力打造李家庄等10大田园综合体,走出了一条符合兰州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019年乡村旅游人数达到13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今年五一乡村游成为消费引爆点和需求新热点,李家庄、青城古镇等景点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报道。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力求打造国家级精品。一是坚持规划与政策并重。按照城乡一体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系统整体规划,强化政策保障,突出“四气”品质,坚持“四以”价值,紧扣“四乡”标准,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最大利用、最佳结合。二是坚持产业与融合并举。有效整合资源,推进“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做好“引得来、留得住、能消费”的文章,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坚持发展与致富并进。以龙头企业带动,延长供销链,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开发运营机制,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下一步,兰州市将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市州先进经验,立足资源禀赋特色,聚焦全省文旅“命门”“重头”定位,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盘活资源要素,拓展市场空间,推进全市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兰州力量。
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徐万福:
2019年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260万人次,为全省成长性最好、发展最快的景区之一。主要做法是:一是强化统筹靠实责任,快速凝聚创建工作合力。由张掖市市长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定期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与3个县区和30多个部门单位签订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创建工作全面落实。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面提升景区质量品质。编制《张掖丹霞旅游大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成立文旅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张掖市山水文体旅游集团,先后开工建设丹霞大景区丹霞地质博物馆等重点旅游项目20项,完成投资30多亿元。三是理顺体制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成立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实现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发由政府主导进入市场主导的新阶段。四是整治市场强化培训,打造景区优质服务新标杆。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机制,打造“全国旅游管理服务首善区”。设立100万旅游投诉先行赔付资金,动员全社会参与服务监督。五是创新宣传拓宽渠道,持续七彩丹霞品牌效应。每年列支100万元奖励资金,动员全社会加入宣传。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投放丹霞宣传广告。
张掖市将继续深挖“七大文化”,做好“七篇文章”,构画“山水名城映丹霞、二十四景冠丝路”景区集群,倾力打造丝路文化高地和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龙晓云:
临夏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富集、生态地位重要、历史文化悠久。一是旅游品牌竞争力增强。积极打造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河三峡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八坊十三巷、大墩峡、法台山景区和桦林万兽谷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力实施临夏民用机场、兰临合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刘家峡景区、法台山景区等20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八坊十三巷、松鸣岩国际滑雪场、抱龙山凤凰岭滑雪场等一批品牌景区和体验项目。三是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以花卉游、采摘游、乡村记忆体验游、农家美食游等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投资1.19亿元实施46个旅游扶贫重点村、928个农家乐建设项目,带动2.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乡村旅游收入由2016年8.59亿元增加到2019年19.53亿元。四是产业融合持续推进。举办河州牡丹艺术节、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国际研讨会,承办十四届省运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临夏段等国际国内赛事。黄河三峡自驾游营地、太子山沿线乡村旅游为主的自驾游线路逐步形成。依托临夏牡丹、永靖郁金香等资源,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的全季旅游产品体系。
甘肃四库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儿将:
历经两年时间创作的《又见敦煌》剧目,自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公演至今,共计演出2100余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38万余人,2019年《又见敦煌》演出场次最高达到一天12场,当天接待游客量超过1万人,在全国演艺市场创造了业内奇迹。获得了“中国旅游演出新增剧目票房五强”“中国最佳旅游演艺项目奖”“年度魅力旅游演艺项目”“2018年度‘沉浸式室内演出’”前三甲等多项殊荣。《又见敦煌》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的成功得益于:甘肃省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扶持文化旅游企业;行业巨头强强联手、匠心巨制,打造文化旅游演艺精品;注重细节、提升服务,提高观演游客满意度广泛宣传、开辟渠道,大力提高剧目知名度。《又见敦煌》取得成功之后,又联合天水市政府又打造了一部以伏羲文化、麦积山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天水千古秀》。计划要将《天水千古秀》打造成“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项目之一,成为未来天水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该剧暂定于2020年十一期间公演。以大联动为游客带来大实惠,以大格局谋求景区间大合作,最终以大联盟实现大发展。
甘肃兰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裴建宏:
兰神国旅立足企业品牌和价值来支撑旅游从业者的信念感,以此更好地服务于游客。巨大困难面前,作为文旅铁军一员,我们为行业危局建言,为行业远景做工笔画。开启周边游新玩法,挖掘新的目的地、新资源、新玩法,丰富线路选择,聚焦种草、锁客、密集开班,做好一日游的高频次复购。通过周边1日2日游,维系老客户、拓展新客户,做客户黏性,为旅游业复苏做准备。总经理亲自直播带货,踩线研发新兴景区和玩法。突破传统旅游只去景区的框子,开发以村落为目的地的一日游或景区+村落的多日游产品,发展以民宿、体验为核心卖点的当地体验项目,通过直播、公众号等形式将周边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传播出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直播宣传,宅家听甘肃好故事。建立了一支文旅网络宣传推广队伍,线上短视频集群和文旅直播集群,为疫后吸引游客游甘肃广泛宣传,打好基础。把导游培训放在线上学习工作首位,坚持让公司专职导游站在最前沿,保持导游旺盛的战斗力和地域文化吸引力,厉兵秣马,宅家+学习两不误。通过云课堂,向国内旅行社在线讲述落实乡村振兴、美丽乡村项目整合的方式方法,传播甘肃关于乡村旅游、扶贫攻坚的经验,为疫后复苏开发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摸索路子,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旅游扶贫。将甘肃的陇原好货、地道药材推荐给大众,传播正能量,人人争做"逆行者"。
甘肃文博信息产业发展公司品牌总监崔又心:
“东方”造就了文化的重寻,“密语”完成了内敛的表达,我们以深度研究东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一直秉持“坚持原创、从心做起”的价值哲学,希望借由“东方密语”创造一个唯美世界,用美的力量解读每一处文化元素,并以产品的形式融入生活中,把来自东方文化的故事说给世界听。东方密语采用的是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力求为大众呈现出最佳的产品,正是有着这样国际化的生产经营标准,才能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揽获各类奖项;东方密语致力于打造多元文化矩阵,在梳理文化脉络的同时建立文化体系,旨在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推荐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不同的文化创意IP铸造了东方密语文创立方体的不同面,不同的面折射出了不同文化的瑰丽色彩,东方密语利用这些IP拼接成一个文化矩阵完善了品牌内容塑造,为大众展示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文创世界。东方密语采取线上+线下专营店的运营方式,利用线上各类媒体对品牌进行宣传,在微博、微信及抖音三大平台都注册有自己的官方账号,便于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进行相关活动的宣传。东方密语从线上线下进行大范围、全方位的品牌辐射,也是为了将一种创意生活方式带给每个人,让文化之美与日常生活深度契合,“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东方密语计划建设“如意甘肃”文创品牌,打造甘肃文化旅游产品大IP,设计开发具有甘肃特色的文创产品,建立线上线下品牌旗舰店,计划通过各个渠道同步发声,将“如意甘肃”打造成为甘肃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的文创品牌,以“甘肃礼物”的理念将甘肃旅游和文化推广出去,为甘肃文旅事业的发展再添一份动力。
文字整理:甘肃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相关新闻
- 2020-06-015个月百场演出为百姓献上文化大餐 第三届中国(甘肃)文旅演艺交流会亮点频频
- 2020-06-01甘肃省文旅厅召开协调会 推进“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建设
- 2020-06-01第三届中国(甘肃)文旅演艺交流会揭幕 省内外文艺界名家见证盛会启幕
- 2020-05-28投资76.1亿元 甘肃省9个文旅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