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秦州区流水村91岁耄耋老人义务植树9万余棵
原标题:秦州区流水村91岁耄耋老人义务植树9万余棵
60余载“点绿成金”初心不改
——秦州区流水村91岁耄耋老人义务植树9万余棵
中国甘肃网4月30日讯 据新天水报道 记者张文都
在村民眼里,他并不高大,但足够伟大。60多年心系桑梓,义务植树9.5万余棵,他像一棵葳蕤挺拔的大树,努力伸展华盖般绿荫庇护故里众生。他就是秦州区关子镇流水村现年91岁高龄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董义。
4月28日,记者走进流水村,采访这位在植绿护绿方面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感受一位老党员在“点绿成金”60多年那份对党对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
谷雨时节,地处大山深处的流水村群山苍翠,枝繁叶茂的古树葱茏伟岸,古色古香的民房依山而建,或是白墙青瓦、或是满墙涂鸦、或是屋舍院落溢出静谧的绿……美丽的村庄,那湾清甜的水,那份乡愁的情,形成了一幅山青水秀的山水图。
今年91岁的董义老人,给人一种鹤发童颜感觉,身体硬朗,思维清晰。在流水村,董义老人是一位最年长的老者,这位“四世同堂”的老人,在上世纪50年代曾担任流水村村支书十多年,从入党的那一刻起,他就立下誓愿:“当了村干部,就要带领村里的百姓脱贫致富”,也从那时开始,面对积弱积贫的村子现状和荒山秃岭,他践行起植绿护绿的使者。“人活着不能光想着自己,种些树留给后人”成为他心里挥之不去的情结。 说起董义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翻山越岭种树,村民们无比敬仰地称他为“山魂”。“我是大山的儿子,村民们不用谢我,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水清了,天蓝了,山绿了,这是我的梦”,说起解放前的流水村,饱经风霜的董义老人陷入深深的回忆。
上世纪50、60年代,流水村曾是一个满山光秃几乎寸草不生的贫瘠村子,村民饿着肚子,烧火做饭要到40多里外寻找柴禾,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出门讨饭,煎熬的日子让村民记忆犹新。董义老人看心眼里,急在心上,他心里盘算着种树,一来解决村烧饭取火的问题,二来填补一定的生活所需。他与村上仅有的4名党员商议后,自带干粮赴陕西、兰州、青海等地,边讨饭边采集树籽。三年的流浪乞讨过程中,他采得树籽600多斤,回村造林1000多亩。随着这些村苗的茁壮成长,他又当起了护山巡逻的护林员,守护着这些林木长大成材。
近十年来,年事已高的董义老人不忘初心,他对于“造绿”的痴心更是与日具增。每天6多起床,他背篓里装着自己育的树苗,手握铁锨,像一位不知疲惫的“老愚公”,奔波在山岭的沟沟壑壑,挖坑抷土栽树成为他的“备修课”。几十年来,他在村子荒山栽植的白杨、柳树、桦树、松树等树种4000多亩,栽种的树木达9.5万多株,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34.5%,往日的荒山披上绿波,既富了一方百姓,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对于董义老来说,用一句“不忘初心牢记党恩,映日桑榆别样红”形容不为过。作为一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董义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曾多次获得市、区“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几十本泛黄的荣誉证书里,有一个198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董义老人的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证书特别引人注目。说起老人这些光辉的历史记忆,老人捋着胡子,显得平静如水,他说:“我虽然年纪大了,活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办点实事。” 采访结束后,董义笑眯眯地邀请记者登上山坡看看他种的树。对于老人来说,这些他亲手培植林木,就像他的孩子已深深地烙进他的脑海,他的心已完全融入了这片生养他的深情土地。春风吹来,绿波荡漾的山林生机勃发,苍郁青翠。倚着一棵粗壮梧桐树的董义老人,在山风的吹拂下,像一棵挺拔不屈的青松,迎风挺立,坚韧不屈。
相关新闻
- 2020-04-30甘肃省作家钟翔小说集《敲人的雨声》出版
- 2020-04-30遇事就打这些电话!天水三部门监督举报电话全公开
- 2020-04-30我的读书生活
- 2020-04-30【重推】清风一缕 见史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