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陇原古镇】水韵茶香 碧口古镇美如画
原标题:【寻访陇原古镇】
水韵茶香 碧口古镇美如画
碧口古镇秀美景色组图
文/图 杨文
透蓝纯净的天空,清澈无瑕的水。万山滴翠,茶香萦绕,川音袅袅。不同于其他古镇过度开发,碧口古镇就隐藏在陕甘川群山里,像一幅无尘无染的风景画,静等游客点缀其间。
从武都出发,沿兰海高速至余家湾下,走过一段田间小路,车已驶在一江碧水旁。抬头望去,“碧口古镇”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
古镇位于陇南市文县东部,白龙江下游。整个小镇依山傍水而建,在群山秀水中,古镇显得静谧而安逸。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遥望着清澈的江水,安静地聆听着古镇的历史变迁。
早在民国初年,古镇的繁华就盛极一时。当时的古镇商贾云集,交易兴隆,是陕、甘、川重要的贸易枢纽。每天百余条船只往来在白龙江上,古镇人口一度达到上万余人,小小的镇上建有盐务局、海关、电报局等。当时,年税收曾多达两万多银元,占全省税收的一半以上。最初的古镇居民来自四川、陕西、湖广等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资是大山深处的木材和药材,木船载上这些物资沿白龙江入嘉陵江水道可直达四川、重庆。碧口逐渐成为甘、青、川,西南各省、江浙一带物资出入的集散地。随即,碧口又发展成为一处重要的古埠码头,碧口沿白龙江、嘉陵江至川蜀的水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江上“丝绸之路”。
去碧口不能错过碧口电站库区大坝泄洪场面。站在101米高的大坝上,极目望去,巨大水注腾空飞溅,气势磅礴,宏伟壮美。碧口电站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从1969年开工到1977年竣工,十年里,一代人倾尽心力,两万人艰苦奋战,建成了装机30万千瓦的首座土石坝水电站,使之成为中国水电站史上的一座丰碑。四十年弹指一挥,那个用无数青春年华和汗水建成的水电站依然在造福我们,而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也将永存在一代人的记忆深处。
从库区出来,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盘行至山顶。极目远眺,碧岭岑岑,湖水荡漾,山边轻烟缠绕,村落瓦青屋白,碧水青山间,桃红暗点,繁木葱茏。早就听碧口的朋友说过,要想真正感受碧口,茶园是最值得一去的地方。陇南一带因气候湿润温和,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较多,非常有利于增进茶的品相,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故碧口出产的龙井茶,干茶香气清纯,冲泡后汤色碧绿。沿途,几乎在每一道峡谷深处,山坡上都有成片的茶园。茶农头戴遮阳帽,身挎茶篓穿梭在茶垄间,巧手翻飞灵巧动舞,嫩芽轻盈落篓中,呈现出了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田园画卷。
走进山顶的茶园,林中隐居的几户人家,柴门不掩,偶尔几声犬吠。竹林中,几声鸟鸣使得空旷的山野格外幽静。轻烟飘过,淡淡的茶香漂浮在空气中,闭着眼睛仔细嗅去,直沁心脾。
到达碧口镇天已暗了下来,白龙江穿城而过使这座小城有了些许灵动,镇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小,整体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穿行于大街小巷中,感受小镇最烟火的气息。
最不容错过的便是老街。老街有前街、中街和后街之分。老街上的一段廊桥是镇子最富特色的建筑之一,黛瓦覆廊,木桩护栏,凭着桥栏,看着两岸的风景,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悠然而乐。
中街则别有特色。街上正现做现卖各种香气扑鼻的小吃,核桃饼、豆花面、米豆腐等,街两边整齐的木楼上各种招牌菜的旗子随风飘起,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油然而生,沧桑中带着恬静,恬静中又带着厚重。随着社会的发展,碧口老街也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柱门的楼屋上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播放着动感十足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老街给予每个行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它的变与不变,都抹不去古老小镇的千年品格,坚守与开放包容,传统与现代互动。
继续前行,一家保存完好的老屋引人注目。大院有四栋各四层的楼房,四栋楼围成一个完整的天井,天井中央,矗立着一株高大的桂花树,树干粗壮笔直,树冠撑开直抵四面楼房顶层窗户,树梢则溢出楼顶之上,样子十分素净。谁也说不清她的确切树龄,只知道明清年间江西会馆在这里建馆时它便在这里。据说,每年秋天,无论走在碧口的哪个角落,都可闻到香气清幽的桂花味儿,满城风动,让城里都有了秋的味道。
站在老屋深深的庭院里,抚摸被风雨剥蚀的青砖绿瓦,以及房门两旁刻写的楹联,很多地方因年代久远而斑驳。这些历史留下来的痕迹,它所承载的原始和质朴让我心生敬畏。我试图透过这些拙朴坚毅的石头和椽木来了解那些修建人最原始的冲动。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小镇安静了下来。临窗而坐,看着对岸暖暖的灯光,河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掠过两颊,温柔至极。再看河水,水中倒影摇曳,微风拂过,河水便在灯光的映照下泛起昏暗的光线。这样的夜晚,我只想静静地享受这春夜小镇的静谧。
翌日清晨,一声喝卖穿透方圆。碧口醒了,我将离开,也必将再来。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