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徽县:铁山股民喜分红

20-04-26 17: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谷雨过后,竹开新翠。4月24日,陇南市徽县嘉陵镇铁山村全体村民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股民分红,分享收获的喜悦。大家领到崭新的票子,戴上大红花,个个喜气洋洋,笑逐颜开。自去年分红以来,铁山村通过东西消费扶贫、电商销售、现场认订和电话购定等方式,共出售预定商品猪126头,实现盈利总收入501732元。村集体这次共分得红利223000元,贫困户及股民通过劳务、入股、配股分得红利共计278732元。

  位于青泥岭主峰铁山山麓的铁山村,123户村民以农耕为主,兼养殖、种植、育苗、旅游、劳务输出。全村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65人,贫困发生率30.4%。曾几何时,铁山村耕地撂荒,人口外流,村集体经济零收入,村庄“空壳”、发展“空心”、居民“空巢”的“三空”问题突出,加之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严重,群众靠山却吃不上山,贫困程度依然较深,脱贫一直是当地努力攻克的头号问题。

  2017年底,陇南市委组织部对口帮扶铁山村,利用该村地广粮多、气候温润、植被茂盛,远离污染源,发展生态养殖得天独厚的优势,按照“劣势变优势、优势变产业、产业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经济收入”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党支部领导下的集体+个体混合经济模式”,探索出了抓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    在该模式下,铁山村通过“党支部领导、集体控股、群众参股、贫困户配股”的形式,成立了徽县铁山青泥生态黑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的路子。有效地把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个体链接起来,解决了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农民参与、农民参与需要村级组织工作、村级组织工作需要运行经费等问题,真正形成了一个既相互促进又互不干扰的利益共同体。做到了村集体和群众抱团发展,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产变股份,有效地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

  为规避风险,保障合作社稳健运营,在合作社建设运营过程中推行“三合三分”机制----有效整合贫困村发展产业的资金(帮扶资金、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农户资金)、人力(基层组织、党员群众、能人大户、帮扶工作队)和资源(土地资源、物产资源、生态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合作社的领导权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权分离、监事会监督权与理事会经营权分离、合作社资金管理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随着“三合三分”机制的成功实践,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的关系和职责更加明确了,始终让党支部在保持合作社的稳定性和先进性上起决定性的作用,确保了合作社公开、公平、公正运行。

  随后,铁山青泥生态黑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又与徽县马鞍梁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社联社合作协议,社联社的两个合作社实行“一分六统”,“一分”即分基地生产,两个合作社各有各的生产基地;“六统”即统一黑猪品牌、统一黑猪种苗、统一养殖标准、统一猪肉质量、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商品包装。该合作社养殖的青泥黑猪直接借助火石合作社的品牌、商标、包装规格等,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把产业做大做强,使品牌效应最大化,又可以带动相同条件下合作社的发展,规避同行业的恶性竞争,有利于贫困村在短时间内精准脱贫、稳定脱贫。

  合作社的青泥黑猪不再被圈养,而是纯野外放养,以纯杂粮和野外觅食为主,口感香醇、肉质鲜嫩。青泥黑猪的养殖新理念与互联网技术相向融合,通过电子商务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青泥黑猪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搭建全新的线上认养、线下代养生态养殖场景,建立了产品质量可追溯服务体系,让广大用户获得放心的生态食材。通过青泥黑猪专卖、超市酒店直销等方式,实现生产源头与终端消费的直接对接,让优质的青泥黑猪肉摆上人们的餐桌,形成青泥黑猪“从饲养场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在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又可以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绿色安全食材,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多方共赢,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同时,铁山村以东西部扶贫协作消费扶贫为契机,积极拓宽青泥黑猪销售渠道。2019年9月25日,第一批价值近70万元的1.8万余斤优质青泥黑猪肉以全程冷链运输的方式运送到山东省胶州市。青泥黑猪肉满载着徽县人民的深情厚谊回馈胶州人民,实现了东西扶贫协作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协作的转变。 

  村集体持股的股金产生的红利除分配给贫困户外,剩下的全部作为村集体积累,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有力地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不但解决了集体积累“空壳”的问题,而且拿出资金对村民进行了奖励,鼓励“事业致富带头”,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不等不要不靠,从被动帮扶脱贫向主动奋发增收脱贫转变;奖励了村上的“最美家庭”,倡导文明和睦的农村新风尚,奖励了村上的“好人好事”,倡导学好人做好人,争当新时代的新农民。

  如今,水泥路通了、路灯亮了、庭院美了、环境好了,“太和庵”古建筑得以保护修复,铁山风景区旅游设施提档升级,“田园客舍”和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家客栈”不断增加,游客慕名而来,乡村旅游呈井喷之势。村民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获得感提升了,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心里“敞亮了”。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党支部干事有人跟,村干部招呼有人听。帮扶干部长期住在村上帮助发展产业,协助村上宣传政策组织群众,从指导者转变成了政治引领者和产业政策的推动者;村干部以前“动嘴多”、想自己事情的时候多,现在“动手多”、想群众困难的时候多,一心一意带着群众发展产业,从原来的管理者转变成了服务者和践行者;铁山村贫困户全部有了股份,多数群众有了务农收入、务工收入和股份红利收入,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劳动致富的劲头足了,从观望者转变成了脱贫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近年来,铁山村按照“党支部引领、村集体持股、群众参股、贫困户配股”的方式,实行“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发展模式,依托徽县铁山青泥生态黑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青泥生态黑猪养殖,发挥优质品牌效应,有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社参股股民74户,现金入股20.7万元,村集体持股24.8万元,为42户贫困户配股4.2万元。争取组织部、农牧局等单位和东西协作帮扶资金共计55万元用于圈舍建造。2018、2019两年,上级相关部门拨付各类扶持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共15万元;为贫困户配股各类资金共19.4万元。

  “我们选择最优秀的干部在村担任第一书记,合作社办的好,关键是支部引领作用发挥的好,支部作用发挥的好,主要是我们选对了帮扶干部,切实扎根帮扶村,为群众实实在在的想办法,出点子,找路子。”陇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武福成说:“今后,我们还将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做好乡村旅游规划,有序实施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同时,加大村民培训力度,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通讯员 白杨 杨宏斌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一)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一)
  •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二)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二)
  •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三)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三)
  •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四十九)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四十九)
  •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 “疫情当前,孩子们有‘画’说”作品展播(五十)
  • 金昌市举行“包街包帮”最美志愿者颁奖活动 张永霞常守远王富民李盛刚出席 金昌市举行“包街包帮”最美志愿者颁奖活动 张永霞常守远王富民李盛刚出席
  • 5月1日起,甘肃省境内高速公路限速将调整 5月1日起,甘肃省境内高速公路限速将调整
  • 暮春武威 我在莲花山下卓尔雅等你(图) 暮春武威 我在莲花山下卓尔雅等你(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武都:“清单式”管理 让脱贫成效“吹
2   敦煌转渠口镇:人居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
3   灵台:小三轮牵出新机制 庄稼汉誓要破
4   宕昌:第七批赴疆返岗劳务工乘专列出发
5   宕昌:科技特派员贴心服务助农增收
6   金塔:“小厕所”改出新生活
7   徽县:铁山股民喜分红
8   武都:万亩订单辣椒开始大田移栽
9   庄浪警方成功破获一起贩卖毒品案
10   金塔:科技“开路”增收“加速”
11   临泽蓼泉镇:农事“钟点工”走俏田间地
12   陇南:巧手公路人 扮靓生态路
13   金塔:特殊护理“暖人心”
14   瓜州:机采棉挑起棉花种植“大梁”
15   阿克塞:入户核查 服务优抚对象零距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