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原标题:2019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平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平凉调查队(2020年4月8日)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落实,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措施,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56.58亿元,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2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23.6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41.61亿元,增长6.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1514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7:27.3:51调整为20:27.1:52.9,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1.7、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及烟酒上涨6.0%,衣着下跌3.1%,居住上涨4.8%,生活用品及服务下跌0.1%,交通和通讯下跌1.3%,教育文化和娱乐下跌0.4%,医疗保健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0%。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7.6万亩,比上年减少40.19万亩,下降8.78%;粮食总产量104.65万吨,减产2.8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51.76万亩,比上年减少23.66万亩,下降13.49%;产量32.23万吨,下降8.21%。小麦播种面积149.83万亩,比上年减少23.41万亩,下降13.51%;产量31.97万吨,减产8.32%。秋粮播种面积265.84万亩,比上年减少16.53万亩,下降5.85%;产量72.42万吨,减产0.25%。玉米播种面积129.34万亩,比上年减少9.68万亩,下降6.96%;产量44.39万吨,减产2.46%。全年谷物产量79.8万吨,减产3.54%。
主要经济作物中,全市油料播种面积41.48万亩,比上年减少7.31万亩,产量4.9万吨,减产10.52%;蔬菜种植面积35.25万亩,增加2.64万亩,产量52.89万吨,增产13.38%;果园面积127.76万亩,增加5.74万亩,园林水果产量138.30万吨,增产24.65%;中药材种植面积5.84万亩,增长12.02%,产量2.21万吨,增产6.52%。
年末大牲畜存栏43.66万头(只),增长0.94%。牛存栏42.18万头,增长6.42%;出栏31.84万头,增长5.59%。猪存栏37.16万头,下降8.29%;出栏42.32万头,下降4.51%。羊存栏16.33万只,增长6.02%;出栏13.29万头,增长6.52%。
全市肉类总产量6.69万吨,增长0.45%;其中猪肉2.96万吨,下降4.52%;牛肉3.18万吨,增长5.30%;羊肉0.20万吨,增长5.26%。禽蛋产量1.05万吨,增长4.7%。牛奶产量2.61万吨,增长34.54%。水产品产量611.4吨,增长11.37%。
全市农村用电量4.24亿千瓦小时,增长9.2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3万吨,下降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93.41亿元,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51亿元,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6.3%。
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5.0%,集体企业下降5.7%,股份制企业增长3.3%。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长4.7%,市县属企业增长7.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5.0%;轻工业增长17.4%。
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6%,金属制品业增长0.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8.4%,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03.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41.9%,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
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电、建材三大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5.9%,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5.98%。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3.5%,建材行业增长8.6%,电力行业增长8.7%。实现利税57.13亿元,增长24.8%。实现利润41.11亿元,增长59.2%。
规模以上工业中,原煤产量1990.76万吨,增长2.2%;甲醇36.03万吨,下降26.0%;发电量167.62亿度,增长1.4%;水泥391.22万吨,下降3.4%;机制纸0.84万吨,下降15.4%;纸制品8.31万吨,增长21.1%;棉纱1.58万吨,增长1.0%;陶质砖362.13万平方米,下降5.9%;小麦粉7.08万吨,下降5.5%。
规模以上工业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98亿元,下降0.3%;实现利税总额?57.58亿元,增长25.2%;实现利润总额41.1亿元,增长60.1%。营业收入利润率15.28%,同比提高2.29个百分点;企业资产利润率23.56%,同比提高8.73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82.22元,同比减少1.43元;产成品库存8.63亿元,增长34.6%。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0.27亿元,增长7.8%。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4个,比上年增加38个。
四、服务业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81亿元,增长6.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72亿元,增长6.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43亿元,增长8.0%;金融业增加值36.27亿元,增长7.5%;房地产业增加值29.36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0%。
全年公路客运量3223.08万人次,下降4.5%;客运周转量17.81亿人公里,下降3.3%。货运量5776.61万吨,增长16.7%;货运周转量155.29亿吨公里,增长8.3%。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3.89万辆,下降5.1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1.37万辆,下降5.48%。民用轿车保有量11.66万辆,增长8.6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1.12万辆,增长9.05%。
邮政业务总量2.04亿元,增长22.3%。邮政业寄递服务业务量2517.49万件,增长0.5%。其中邮政函件业务7.62万件,包裹业务4.65万件。快递业务量401.31万件,增长9.3%;快递业务收入7389.55万元,增长6.4%。电信业务总量113.11亿元,增长69.7%。年末电话用户213.0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3.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8.74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151.5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8.81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72.4万门。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2.47万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105.5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90.6部/百人,移动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49.6部/百人。
五、贸易和旅游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13亿元,增长7.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7.79亿元,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34亿元,增长6.3%。按消费形态统计,餐饮收入额34.26亿元,增长12.9%;商品零售额189.87亿元,增长6.8%。
全年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03.95亿元,增长7.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96.07亿元,增长9.3%;住宿业营业额9.93亿元,增长8.7%;餐饮业营业额57.75亿元,增长13.6%。
全市进出口总额4.79亿元,增长10.1%,其中出口4.77亿元,增长9.63%;进口255万元,3.72倍。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906.51万人次,增长24%。国内游客2906.31万人次,增长24%。旅游综合收入173.77亿元,增长30%。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73.76亿元,增长3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2%。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0.0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8.53%,其中工业投资下降7.8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3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1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02%。
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41项,比上年增加24项,完成投资增长1.77%。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333项,比上年增加23项,完成投资增长3.47%;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08项,比上年增加2项,完成投资下降0.67%;亿元以上投资项目72项,比上年减少1项,完成投资下降2.94%;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比上年增加1项,完成投资增长12.24%。
201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单位:%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53%,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2.05%。房屋施工面积549.63万平方米,增长9.6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3.68万平方米,增长6.24%。房屋新开工面积222.28万平方米,增长8.7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58.47万平方米,增长6.38%。房屋竣工面积20.53万平方米,下降56.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92万平方米,下降59.2%。商品房销售面积135.47万平方米,增长18.9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7.56万平方米,增长13.95%。商品房销售额60.25亿元,增长37.49%;期房销售额55.74亿元,增长73.61%。
全年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25001户,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21841户。农村危房改造1779户,其中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521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4亿元,同口径增长14.9%。税收收入21.24亿元,同口径增长13.4%。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9.13亿元,下降2.4%;改征增值税4.23亿元,增长9.1%;企业所得税1.72亿元,下降8.1%;城市维护建设税1.77亿元,下降0.7%。非税收入11.3亿元,增长17.8%。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1.54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3.34亿元,增长27.4%;公共安全支出7.42亿元,增长10.8%;教育支出46.04亿元,增长10.8%;科学技术支出0.45亿元,增长1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67亿元,增长4.5%;卫生和健康26.7亿元,增长15.0%;节能环保支出7.4亿元,增长7.6%;城乡社区支出10.7亿元,增长17.0%;住房保障支出15.77亿元,增长10.1%;农林水事务支出52.86亿元,增长18.7%。扶贫支出24.43亿元,增长16.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16.49亿元,增长8.54%。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16.08亿元,增长8.55%。单位存款211.64亿元,增长0.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48.48亿元,增长4.6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6.44亿元,增长4.69%。人民币各项贷款656.37亿元,增长4.69%。短期贷款172.34亿元,增长0.94%;中长期贷款483.51亿元,增长6.27%。
全市保费收入19.41亿元,增长5.3%;其中财险收入7.86亿元,增长4.7%;寿险收入11.55亿元,增长5.7%;健康险收入1.94亿元,增长24.1%;意外伤害险收入0.55亿元,增长5.9%。全年赔付额6.45亿元,下降6.5%;其中财产险赔款4.58亿元,增长3.3%;寿险赔款1.87亿元,下降24.2%;健康险赔款0.44亿元,增长31.9%;意外伤害险赔款0.14亿元,下降19.9%。
八、科技和教育
全市争取省上科技项目11项,资金290万元,安排实施市列科技项目16项,经费280万元。
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801所。其中幼儿园886所,特教学校4所,小学734所,初中109所,九年制学校26所,完全中学14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独立高中15所,普通高校2所。
全年普通高校招生5265人,在校生14146人,毕业生301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51人,在校生23150人,毕业生5781人;普通高中招生13915人,在校生44099人,毕业生17781人;初中招生24559人,在校生74700人,毕业生25828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到37.42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3.4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6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67%。
全市参加高考考生14422人,上线人数10942人,上线率75.9%。重点本科上线3426人,上线率23.8%,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本科上线7516人,上线率52.1%。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含纪念馆)15个。全年发行《平凉日报》365期,1131.5万份。
全市有广播电台8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8500公里,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0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2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41%,有线电视用户6.56万户,比上年增加0.09万户。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诊所)255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07个,妇幼保健医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所7个,乡镇卫生院106个。卫生技术人员1388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33人,注册护士5664人;医院卫生技术人员78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52人,诊所技术人员83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44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81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228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1.47万张,全年总诊疗1082.6万人次,出院46.75万人次。
全市共有体育场地744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3平方米。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赛事获得奖牌90枚,其中金牌23枚,银牌33枚,铜牌34枚。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2万人。城镇人口89.2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98%,比上年提高0.8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14万人,出生率为10.07‰,比上年降低0.8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38万人,死亡率为6.49‰,与上年提高0.1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58‰,比上年降低0.97个千分点。
2019年平凉市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43.8元,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576.3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3.5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675.2元,增长5.8%。
十一、城镇就业、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8.46万人,其中本年新增城镇就业3.72万人,比上年增加362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4万人,比上年增加303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4%。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6万人。其中职工14.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32人;离退休人员6.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5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9.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08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3.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5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62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1143人。参加工伤保险12.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9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2.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05人;参加生育保险9.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4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8.07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30.8亿元。全年资助72.0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41.8万人次。年末共有3.59万城镇居民和12.84万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7555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4.64万人次。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40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347个,其中社会服务中心105个,社区服务站1378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65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799个。
十二、环保和安全生产
2019年平凉中心城区剔除沙尘影响后,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41天,达标率为93.4%,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5.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3%。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8.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全市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其中泾河、汭河、达溪河、水洛河、葫芦河全年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昼间54.9分贝、夜间44.9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昼间69.1分贝、夜间59.5分贝。
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7起,死亡66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4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21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40起,死亡100人,受伤127人,直接经济损失84.25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67人。
注:1.本公报2019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正式数据以《平凉发展年鉴2019》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印发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
3.2019年末常住人口为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4.本公报中就业、社保、医保、财政、金融、保险、交运、车管、通信、邮政、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外贸、卫生、体育、环保、安监等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相关新闻
- 2016-03-252015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14-04-16《2013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