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健全疫情防控治理机制
原标题:【坚持两手抓 夺取双胜利】
完善和健全疫情防控治理机制
侯万锋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这不仅为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指明了方向,也为完善和健全疫情防控治理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南。
坚持源头治理,布好“防控点”。源头治理是疫情防控的风险识别、疫情评估、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环节。在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物防控的情况中,坚持源头治理,布好“防控点”是最有效的手段。一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协同优势,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二是要继续加强疫情源头地区的严格管控,加快对区域范围内所有确诊患者集中收治,将疑似患者集中隔离,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三是要把境外输入作为新的疫情防控风险点,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的人员要采取严格的检疫和防控举措,切实防范好疫情外部输入的风险。四是要合理配置疫情防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推动医用防护服、口罩等企业加快复工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抗击疫情的效能。
坚持全程治理,划好“防控线”。各地要在推进疫情防控治理中,减少人群大规模聚集和城市网络圈层移动,加大对重点城镇、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防控力度。一是继续坚持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分级分区、分企分业、分时分段,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有序推进;继续靠实属地责任,细化网格化管控,推动疫情防控由社区人口向社会全员转变、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管理转变。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分配、人力配置、联动机制集中力量防控,防止疫情蔓延反弹。三是要加强患病人群的确诊和分诊、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等技术储备,调整诊疗方案以快速应对,加强传染病的疫苗、检测产品、新药和其他医疗产品、技术研发,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四是要引入疫情防控信用管理机制,强化疫情防控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五是要把疫情防控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建立包括疾控部门、医疗部门以及社区与公安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合作体系,严控输入性病例,分割疫情传播链。
坚持系统治理,设好“防控圈”。一是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防控领导机制、防控动员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确保疫情防控的领导体系化、决策科学化、防控制度化。二是要坚持全面排查、全民监督、全民防疫,实行基层细小单元设卡管控,严密防范集聚风险,尤其对风险点要落实最严措施、全面闭环管理。三是要全面抓救治、防事故,加强医治技术支撑、定点医院联动、医生资源统筹、物资调配保障。四是要继续利用线上线下联动互通,做好精准溯源,严防聚集性疫情风险,不断织牢防控网络。五是要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完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专治体系、数字管理体系、工作协调体系、重点工作落实体系,做到责任落实、监管落实、督导落实。
坚持综合治理,织好“防控网”。要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发展,依法科学有序至关重要。要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实现从决策到执行的无缝衔接。一是要完善相关立法,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同时依法加强信息公开,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二是要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举措,把法治精神贯穿到疫情防控工作全过程。三是要强化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提高大数据分析在疫情风险感知、隐患识别、辅助决策、资源调度及治理绩效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化水平。四是要坚持防疫、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积极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财税金融支持、稳定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的倾斜和激励政策。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
相关新闻
- 2020-02-26生态绿色崛起 健康革命振兴——对甘肃省推进疫情防控后文旅产业振兴的十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