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种药标准化 “药乡”药更香
原标题:种药标准化 “药乡”药更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春分时节,“千年药乡”陇西处处栽药忙。福星镇庞家岔村的一处处梯田上,农机轰鸣着在田间穿梭作业,药农在新翻整的泥田中播撒有机肥。与往年不同,庞家岔村今年尝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和陇西县按照“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追溯信息化、产品品牌化、发展集约化、管理法制化”的目标,聚集龙头企业(合作社)、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在陇西建设2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和生态有机药源基地,其中1万亩集中在庞家岔村。
陇西县振文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刘振文既是种药材的“老把式”,也是当地“最先吃螃蟹的人”。劳作间隙,刘振文把农机停在田垄边说道:“我种药材种了20多年,去年尝试了标准化种植,200多亩中药材收益不错。就拿党参来说吧,去年1公斤下来比普通的(党参)高60多元呢。”
今年,刘振文更有信心了,他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扩展到1000亩,种植黄芪、党参、黄芩等中药材。至于销路,刘振文丝毫不担心——全县龙头企业、合作社实现了“订单种植”,已和国药集团、天士力等药企签订协议,按高于市场价5%至10%的价格收购。
据庞家岔村党支部书记邢世军介绍,为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全村做到了保险全覆盖。一亩地130元的保险费用中,国家补贴78元,农户自付52元,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与刘振文的农田相隔不远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垣和学生、药农一起在试验田上以露头栽培的方法种植甘党1号、2号等药苗,药苗株距6厘米,行距35厘米。优良的中药材品种,是实现提质保量的重要因素。陈垣说,他们也在尝试引进一些优良的新品种,推进引种驯化。
同时,陈垣也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谈及标准化种植的优势,陈垣说:“标准化种植中药材可以提高产品品质,保护产品道地性,增加农民收益。由于限制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利于生态保护。”
相关新闻
- 2020-03-16宕昌:“千年药乡”黄芪抗疫显良方
- 2019-11-18定西岷县:“千年药乡”唱响产业富民曲
- 2019-11-13“千年药乡”绽放异彩
- 2019-10-22定西:醉美秋色尽染“千年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