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舞台在家乡
原标题:最好的舞台在家乡
农村创业天地广。春节过后,当许多青年人装好行囊准备外出打工的时候,泾川县王村镇章村村“85后”青年王志勇,却已经联系广州、成都、庆阳的供应商将生产原料装上半挂车,不远千里地拉回家乡……
记者 徐青
制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预案,做好防疫物质储备,2月中旬,经过市县有关部门批准,王志勇的新裕新型建材公司正式复工复产,成为泾川县疫情防控之际首家复工复产的规上工业企业。
春寒料峭,来到新裕建材有限公司门口,厂院中间一名身着西装、戴着口罩的短发青年正指挥着工人们给厂院和生产车间消毒,厂院最深处的车间前,工人开着叉车正从大卡车上搬卸用超大白色编织袋包装的砂料。这个年轻人就是公司总经理王志勇。“公司旁边紧挨着我的家。”王志勇笑着说,1988年9月,我就出生在这儿,30多年了,我还是离不开自家门口。
章村村位于泾川县泾河北岸的北塬山脚下,从泾川县城驱车约20公里,中间通过一座泾河大桥到才能到达。王志勇的公司和浙江温州等地的许多民营工厂一样,既不在镇上,也不在村子的主要道路旁,而是在他农村老家的家门口——站在公司出口处的通村公路上都很难看见的一块偏僻地里。2015年,外出打工已有10年的王志勇,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家乡号召回到了老家。在宽敞整洁的总经理办公室,王志勇讲起了自己从打工仔到返乡创业者的故事。
2004年中学毕业后,王志勇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开始外出到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开始几年在银川,接着又去了北京、兰州等地。”2008年,王志勇开始包揽一些小活,2013年,王志勇开始干外墙工程。王志勇说,打工的这10年时间,让自己增长了世面、学到了技术,积累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闯荡中也遇到了发展瓶颈的困惑。“大城市里寸土寸金,何不回到家乡开创事业呢?”经过深思熟虑,王志勇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带着“专业”回乡创业去。
2015年,27岁的王志勇回到了章村老家,在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的地里,他购进设备建成砂浆生产线,迈出了创业第一步。2016年,他注册成立新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扩建真石漆等生产线,公司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员工达到100多人。随着公司的发展和经验积累,他又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关闭了一条用工较多的生产线。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这个位于偏僻村庄的建材公司,迅速发展成了陇东地区外墙保温装饰材料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研发和生产企业。
王志勇介绍,2019年,新裕建材公司实现产值2700万元,纳税216万元,得益于国家的减费降税政策,比往年节约了150多万税费;投资成立的新裕建筑劳务公司实现产值5100多万元,其中支付工人工资2000多万元。“公司里现在有40多人,建筑劳务上能提供330多个岗位,最多一天提供1000多个岗位。”说起创业以来的收获,王志勇自豪地说,近年来公司成立党支部,建办扶贫车间,除了多次开展助学济困等公益活动,还帮助40多名贫困户脱了贫呢。
返乡创业,让王志勇从一名打工仔、闯荡者,成功转型升级成为一名创业者、企业家。2月26日,泾川县召开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县政府表彰10名“2019年度优秀企业家”,王志勇名列其中。在泾川县工信部门了解到,这是泾川县首次表彰的“85后”“年度优秀企业家”,更可贵的是,他不光来自工业领域,他的企业还是县上为数不多的规上工业企业。
新的一年,王志勇确定了公司的经营目标。“公司今年计划增加10个点,产值达到3100万元。”王志勇信心满满地说,虽然疫情的发生对公司有些影响,但通过网上办公等措施,整体上影响不大,只要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和团队,公司在疫情发生后也能实现发展。王志勇笑着说。“今年,公司还计划走出平凉,开拓庆阳等周边市场,已和庆阳的一些县达成了合作意向。”
“人才引进很重要,公司要发展,每年就要引进先进技术,而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王志勇说,这些年,我们都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不管是产品的研发生产,还是外墙工程的施工,专业性都非常强,公司在培养好现有人员的同时,还打算从北京和上海等地通过多种形式引进专业人才,确保公司的产品保持国内领先,从而加快发展步伐。
相关新闻
- 2020-03-12马琦在泾川庄浪调研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等工作
- 2020-03-09平凉:新窑林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 2020-03-06平凉:防疫抗疫 复工复产
- 2020-03-06平凉市积极推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