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牵线搭桥”到“筑巢引凤”——“劳务红娘”张维林的劳务输转新篇章
新华社兰州3月13日电 题:从“牵线搭桥”到“筑巢引凤”——“劳务红娘”张维林的劳务输转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王朋、郎兵兵
最近,张维林忙得不可开交。他在甘肃投资的扶贫车间有63家复工,吸纳逾千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近两周,他又安排了上百辆中巴车,通过“点对点”方式往东部省市输送了数千名务工人员。
“所有务工人员在经过测温、体检、防疫知识培训之后,奔赴就业岗位。”张维林说,安排的复工专车还有医务人员同行,同时车上配备了消毒液、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用品。
张维林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腾达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经营劳务输转有15年了,是当地有名的“劳务红娘”。如今,他在经营劳务输转的基础上,在甘肃省多个贫困县办起了64家扶贫车间,将贫困劳动力培养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吸引东部地区企业主动与他对接。他从“劳务红娘”变身为“筑巢引凤”的劳务投资人。
张维林介绍扶贫车间研发的产品(资料照片,2019年拍摄)。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张维林角色的转变,要从3年前一次招工说起。
3年前,江苏一家服装企业找到他,让他帮助企业招收熟练缝纫工。这家企业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一名熟练缝纫工的月薪达1万元。企业为了鼓励他多招工,还向他许诺:每招一名熟练缝纫工,给他返现4000元。
本以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却因为招不到满足要求的熟练技工而没完成。
东部用工企业高薪求熟练技工却招不到人,西部贫困地区劳力资源因技能水平较低大量闲置在家。张维林断定,只要充分挖掘和盘活西部富足的人力资源,就一定能吸引东部劳力密集型企业对接投资。
工人们在张维林创建的扶贫车间工作(资料照片,2019年拍摄)。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先筑好‘窝’再引‘凤’,这是个商机。”他说。2018年,张维林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创建了第一家扶贫车间,培训产业工人,开始了“筑巢引凤”的计划。
由于前期设备投资大,培训期间原材料耗费高,当年建成的扶贫车间亏损超过600万元。但张维林坚信转变方向是正确的,他毫不犹豫把自己劳务输转和经营实体的收入拿出来补亏空。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训,扶贫车间员工的生产效率逐步提升,部分扶贫车间在2019年底扭亏为盈,不少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就业实现脱贫。“现在扶贫车间满足产业工人需求的有2700多人,已有波司登、柒牌男装等国内知名服装品牌主动找我对接订单。”张维林说。
在张维林经营的甘谷县六峰镇六峰村扶贫车间里,程春霞(右一)检查服装质量(资料照片,2019年拍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但他并不急于对接这些优质订单。“不能刚学会站立就直接跑步。”张维林说,目前扶贫车间培育的这批技工,技能水平、做工效率还达不到优质订单的需求,一旦做不好,先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张维林说,现在扶贫车间生产基本恢复,新成立的扶贫车间研发中心正开展产品研发、员工技能培训等工作,预计再有一年多时间,他投资的扶贫车间就可以对接全国的优质订单了。(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