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硬汉”变身“口罩天使”
新华社兰州3月13日电 题:“化工硬汉”变身“口罩天使”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张玉洁
乔木面对的一直都是“大块头”:调试大型设备,生产至少能装25千克化工粒料的包装袋。如今,一只只小巧的口罩正在他和同事们手中产出,成为人们的防疫“小天使”。
乔木是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电仪事业部包袋线维护车间主任。经过他和同事们5天4夜的调试,2月29日第一批平面医用口罩在兰州石化公司的洁净厂房成功下线。
3月4日,兰州石化公司工作人员在口罩生产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我们负责生产机器的检修和调试。口罩的生产机器比较小巧,第一次调试费了很大力气。”刚刚脱去洁净服走出车间的乔木头发潮湿,眼镜上蒙着水汽。
疫情期间,机器生产厂家无法派人调试机器。在机器到位之后,乔木和同事通过查资料、看视频等一系列方法进行自学。从口罩成形到耳鼻线设置,乔木车间里的10名工作人员把机器里的每一个压轮和滚轮都摸索了一遍。
“机器刚来的那几天,经常工作到半夜。”乔木认为,虽然“硬汉”和“天使”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产品背后一样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月4日,兰州石化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调试口罩生产设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兰州石化公司是中国西部地区石化龙头企业。企业集炼油、化工生产为一体,可生产汽煤柴油、乙烯、合成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
“这次‘跨界’生产的确有一定难度,但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有办法。”兰州石化公司规划处处长肖春景介绍,为了尽快生产出疫情阻击战的“必需品”,兰州石化公司口罩生产项目从设计、建成投产到产出产品仅用了24天。
口罩成品是口罩生产链的最末端,而防护用品生产的最前端才是兰州石化公司“主战场”。
兰州石化公司生产技术处处长谢恒介绍,聚丙烯是生产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的主要原材料。在炼油过程中制取丙烯后,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之后再用聚丙烯生产出熔喷布及无纺布等产品,最后加工生产为各类防护用品。
3月4日,兰州石化公司工作人员在口罩生产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为保证防疫物资生产原材料供应,兰州石化公司于2月1日起,迅速转产无纺布聚丙烯纤维专用料S900,满足下游企业生产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需求。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兰州石化公司全力维护聚丙烯生产装置24小时安全高负荷运行,2月2日凌晨便生产出首批合格的S900聚丙烯专用料。
2月,兰州石化公司共生产S900聚丙烯专用料7000多吨,为下游企业一解“燃眉之急”。同时,用于生产输液袋、输液软瓶的医用料聚丙烯RP260在2月份也达到了产量最高点,共生产7000吨以上。
如今,保证复工复产才能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兰州石化公司疫情期间一直未停工,全力保障物资生产供应的同时,通过社区联动、施行出入证制度等方法保证生产工作。(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