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20-01-16 19:20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李红军

  新华社兰州1月15日电 题: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漫漫黄沙,寂寂戈壁,莫高窟和守护着它的人遍历这里每一个寒暑春秋。76年间,一代代知识分子远赴大漠深处,接续守护莫高窟,疮痍之地逐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吾国学术之伤心史”成为过去,世界敦煌学的中心冉冉升起。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技术人员在莫高窟98窟内对病害壁画进行修复(2014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2)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讲解员边磊(前)为香港大学生讲解莫高窟历史(2018年7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3)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工作人员在莫高窟196窟内处理坠落的窟顶壁画(1957年10月摄)。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提供)

  初心不悔为敦煌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4)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工作人员对莫高窟部分洞窟进行加固施工(1964年7月8日摄)。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提供)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5)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段文杰在莫高窟130窟甬道临摹壁画(1955年7月20日摄)。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提供)

  他裹着羊皮大衣,头戴老农毡帽,呼吸的热气迅速结成冰花,蜷缩着像是“没有生命的货物”。西去敦煌时,常书鸿还不到40岁。

  此前,他是留法9年的艺术家、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教授,西装笔挺,风度翩翩。塞纳河畔的一本《敦煌石窟图录》让醉心油画的他为中国艺术倾倒,家国破碎战火纷飞更让他心系敦煌。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大漠中创立。那时,莫高窟已荒废400余年。流沙从崖壁顶部倾泻而下,上百个洞窟被掩埋。壁画大块大块跌落,砸烂在地上。

  破庙当办公室,马厩做宿舍,水里的泥浆澄清了就拿来喝。最可怕的是孤独。带病的同事含泪对常书鸿说:“我死了以后,可别把我扔在沙堆中,请你把我埋在泥土里呀!”

  初创者接连离开,妻子也弃他而去,常书鸿却初心不悔。“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不能走!”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7)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排队等待参观(2016年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8)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技术人员在莫高窟98窟内对病害壁画进行修复(2014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段文杰、孙儒僩、欧阳琳、李承仙、史苇湘……在常书鸿的全力招募下,一批批大学生告别优渥的生活,奔赴大漠。旧照片见证别样青春:穿旗袍的女孩和穿白衬衫的男孩,乘坐的却是一辆破旧的木轮老牛车。

  他们几乎用双手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多个洞窟内的积沙,修建了千余米长的围墙。临摹缺纸就用窗纸自己裱褙,毛笔秃了拿小刀削尖再用,连颜料也是自制的。

  一个冬日的下午,敦煌研究院首任接待部主任马竞驰走进院史陈列馆,在小院里回忆起几十年前的生活:这里养过鸡,那里理过发,联欢会上的欢声笑语历历在目。“没人喊苦,也没人叫穷,日子就是这么过的,大家高高兴兴干工作。”

  眼前不见苦,只因宏图在心中。

  勇担重任扛大旗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0)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三名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工作人员在洞窟内进行数字采集工作(2014年9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起初是白手起家斗流沙。到了20世纪80年代,莫高窟人面临的课题则更严峻。有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他们怎能甘心?

  国家将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为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段文杰重任在肩。没有高谈阔论,他只说守着莫高窟的人首先要有作为。“要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最后让成果说话。”

  一个初冬的早晨,马竞驰去段文杰的房间,看到他一口气吃了6个大大的香水梨,很是不解。段文杰解释说:“梨解渴顶饿,不用下来上厕所,在洞子里能一直待到太阳偏西。”为了临摹一幅《都督夫人礼佛图》,他翻阅了100多种资料,摘录了2000多张卡片。

  《敦煌研究文集》《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以及《敦煌研究》期刊……20世纪80年代,满怀爱国心的一代莫高窟学人奋力拼搏,用丰硕的学术成果扭转了“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1)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工作人员詹鸿涛在莫高窟顶沙山上准备观测仪器(2014年8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2)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2016年9月7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段文杰力倡接轨国际。去年辞世的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最雄曾回忆:“段老深知文物保护工作的艰巨。要做好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必须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捷径。年轻人被送出国深造,光是去东京艺术大学的就达70多人次。”

  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被任命为敦煌研究院院长。退休的年纪,她却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6)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查阅资料(2014年9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游客太多,她日夜揪心。“不让看不行,看坏了更不行。哪能一味想着门票和钞票?”于是,莫高窟在我国的文化遗产地中率先进行文物数字化探索和游客承载量研究,“数字敦煌”项目让莫高窟“永葆青春”成为可能。

  她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便推动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在她的持续呼吁下,甘肃制定专项法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莫高窟有了“护身符”。

  开拓进取求创新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3)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游客排队等待进入莫高窟“九层楼”参观(2016年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4)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在莫高窟152窟内调试拍摄轨道,准备进行数字采集工作(2014年9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5)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保护所两名工作人员在莫高窟顶沙山的麦草方格上作业(2014年8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16)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莫高窟152窟进行数字化采集(2014年9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古丝路重镇敦煌再度吸引世界的目光。“古丝绸之路孕育了敦煌。我们在历史中寻找未来,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故宫博物院院长、敦煌研究院原院长王旭东说。

  去伊朗、去阿富汗、去吉尔吉斯斯坦……敦煌研究院的学者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研究人员扎根敦煌,循着古老壁画探寻文明交流的印记。

  2019年11月,我国首个有关文物保护的多场耦合实验室在敦煌研究院竣工,长时间降雨、降雪、刮风等自然条件得以在实验室模拟。“文物保护进入深水区,要攻关的都是难解决的问题,研究要向纵深方向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郭青林说。

(时代先锋·图文互动)(9)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香港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参观莫高窟(2018年7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也在变得年轻可爱。新一代莫高窟人携手科技企业,让敦煌文化以流行音乐、游戏、漫画等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干了20多年讲解工作,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宋淑霞“转换赛道”设计起研学课程。“孩子们穿上仿唐代半臂襦裙,走进壁画修复现场,深度感知莫高窟。希望敦煌的种子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回顾研究院70余载历程,发展的根本在一个“人”字。前辈奠基、大家关注、一代代人甘坐冷板凳,敦煌文化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才得以步步向前。愿更多高端人才走进莫高窟,在千年敦煌找寻新天地。(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两征两退”改革暨2020年甘肃省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图) “两征两退”改革暨2020年甘肃省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图)
  • 张海波强调: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推动全省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图) 张海波强调: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推动全省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图)
  • 甘肃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兰州召开(图) 甘肃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兰州召开(图)
  • 兰州大学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兰州大学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甘肃省将加大引进生猪龙头企业的服务 保障猪肉市场价格稳定 甘肃省将加大引进生猪龙头企业的服务 保障猪肉市场价格稳定
  • 兰州市发布2020年近郊四区春节烟花爆竹限放措施 兰州市发布2020年近郊四区春节烟花爆竹限放措施
  • 兰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图) 兰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图)
  • 【新春走基层】兰铁集团战风雪保畅通  助旅客平安出行 【新春走基层】兰铁集团战风雪保畅通 助旅客平安出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