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军团”的重生
原标题:“轮椅军团”的重生
新华社兰州1月9日电(记者张文静、郭刚)在一个约10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数十位互联网客服人员全神贯注,紧盯电脑屏幕,头戴耳机接听电话,手指在键盘上飞速移动。不过,这些人是坐在轮椅上工作。
这是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一份看似平常的工作,让绝望的生命找到了希望。
就业基地的负责人刘韦评,今年48岁。23年前,他经营着一家制衣厂,但在事业蒸蒸日上时,他不幸遭遇意外,导致高位截瘫,几度想过轻生。
刘韦评和爱人张慧芹交流。受访者供图
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他慢慢接纳了轮椅。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困难和心理压力,每天坚持10多个小时做康复训练,并再次经营起夫妻二人创办多年的制衣厂。后来,他和爱人张慧芹关了厂子,还成立了汽车美容装潢公司和文化传播中心。
坐上轮椅,才知道还有很多“同路人”。在接纳自己之时,刘韦评着手帮助“同路人”。他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资质。他深知,重建心理健康是轮椅朋友“站起来”的第一步。
今年38岁的连栋在新疆打工时严重摔伤致残。从新疆返回张掖老家后万念俱灰。见到刘韦评,他才意识到,原来坐着轮椅也会有别样人生。
连栋在就业基地里工作。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张掖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靳晓荣介绍,多年来,刘韦评和志愿者为上千名残疾人提供了免费心理咨询,走访特困残疾人家庭数百户。“刘韦评是残障人士的领路人,带他们走出了黑暗低谷。”
可走出之后怎么办?“就业!”刘韦评说。
2015年,刘韦评注册成立了甘肃省轮椅军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多位“轮椅兄弟”跟他“闯天下”。
2017年5月,在张掖市残联和甘肃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推荐下,刘韦评参加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简称“中基会”)组织的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师资培训班。
从北京回到张掖不久,中基会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计划在张掖落地。2017年11月,中基会引入圆通速递提供就业岗位,由“轮椅军团”负责实施。
中基会送来电脑和头戴式话机等硬件设施,圆通速递则派专人提供培训。刘韦评将自己家的房子腾出来给大家免费办公,并拿出积蓄,购置桌椅,安装监控。
一个略显简陋的就业基地在刘韦评家中试运营。20多位“轮椅军团”成员吃喝和办公都在他家。刘韦评的爱人和年过七旬的母亲当起了助残志愿者,为大家提供无偿服务。
唐小鹏摇动轮椅走向自己的工位。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刘老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27岁的唐小鹏因先天性疾病从小与轮椅为伴。多年来,他只能依靠父母和政府补贴度日。
现在,作为客服人员,唐小鹏克服了先天性手指关节变形的限制,利用键盘快捷键及时回应客户,做到了接听反馈两不误。
2018年8月,就业基地搬进了“新家”。张掖市政府以优惠条件提供了工作场地,并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装修和培训,还协调养老机构解决了食宿问题。由此,中基会集善乐业(张掖)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正式落成。
从第一个月498元到现在平均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唐小鹏颇为感慨。“就业基地让我活得像个人了。”
张振华在电脑前工作。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八年前,张振华高考结束第三天,不幸遭遇车祸,瘫痪在床。几经波折,刘韦评找到了他,为他重建心理健康。融入就业基地一年多后,张振华和父母在张掖贷款买了房。“父母交首付,我还月供,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在刘韦评的协调下,就业基地还开设了“甘肃省电大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点”。今年夏天,张振华和20多位成员就能圆了“大学梦”。
靳晓荣介绍,目前共有50多位残障人士和10多位健全人在就业基地实现了稳定就业。工资收入从最初的几百元,到最高6000多元。“政府给力,自身努力,残疾人也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我们不要怜悯,只要有更多同等参与工作的机会,就能活得更有尊严,更加精彩。”刘韦评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