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扶贫协作】千年彩陶焕生机 陇津结对战贫困(视频/图)
本网记者 程健 文/图/视频
天水市秦安县是新石器时期大地湾文化遗址的所在地,这里的“彩陶工艺”遐迩闻名。
康坡村位于秦安县兴国镇东南部,素有陇上“彩陶之乡”的美誉,全村500多户人家,有200多户从事陶器烧制。
然而,由于经营分散,质量参差不齐,有绝活手艺,却不能产生出较佳的效益,让康坡村一直以来始终摆脱不了贫困这个魔咒。
但是,这一现状在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的援助下,得到了彻底改变。
2018年,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援助100万,建成了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组建了陶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康坡村及周边贫困户从事陶艺产业。
扶贫车间内不仅生产陶盆陶罐等生活实用陶器,还生产彩陶工艺品。
康晓刚和康晓龙兄弟是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的负责人,负责义务传授学员制陶技艺,同时他们也是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陶器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如今,依托扶贫车间,康氏两兄弟不仅教授更多的村民学习陶艺制作传承陶艺,还让村民增收致富。
康旺才是康坡村村民,今年55岁,从事手工制陶已有30多年。
早些年,他一直在外地打拼,从事陶盆、陶罐等生活用具的烧制和买卖。近几年,陶器市场不景气,自己年龄也大了,便回到村里,种了几亩苹果和花椒维持生计。
去年,村里陶艺扶贫车间成立后,康旺才开始在这里工作。
“车间实行计件工资,我是熟练工,一天能挣100元左右。”康旺才介绍,再加上家里苹果和花椒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依托陶艺扶贫车间过上好生活的不止康旺才一家。
车间理事长康晓刚告诉记者,车间一年最多可生产2万件产品,目前,已销售1万余件。其中,最贵的可卖到7000元一件,有效带动了村民制作生产彩陶的积极性。下一步,准备扩大规模,将彩陶制作工艺和惠农持续扩大。
据统计,2018年,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已带动康坡村7户31人、周边的孙蔡村16户70人、腰崖村8户31人,共计132人脱贫,这3个村还有63户贫困户也将依托该扶贫车间脱贫。
得益于天津市的帮扶,秦安县的扶贫车间已涵盖各行各业,累计带动就业3763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672人,带动贫困劳动力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真正发挥了“小车间”推动“大扶贫”、实现“大梦想”的积极作用,为全县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津南区来秦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辛召东介绍,自2017年4月津南区与秦安县建立对口帮扶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1亿元,消费帮扶6100余万元,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长期产业、短频快产业扶持,开展了一系列帮扶项目。
去年年底,秦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65600余人。截至目前,这个数据已经变成了3000余人,东西扶贫协作成效比较显著。
“产业和就业帮扶是最长期、最有效的脱贫工程。”辛召东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攻坚克难,彻底消除贫困。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产业、就业方面的扶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