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陇上旱码头"扶贫那些事:"店小二"成"大老板"
图为平凉市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肉牛养殖小区。 朱婷婷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18日电 (朱婷婷)“如今自己最大的转变就是从‘店小二’变成了‘大老板’,不用外出打工了。”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大西北”农家乐负责人李存宝说,现在一家人就经营这个农家乐,收入还不错,还能照顾到家里老人和小孩,感觉很幸福。
平凉市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目前,当地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000多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商贸等各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当地脱贫路上的“领头羊”。
2013年开始,甘肃省文化旅游厅开始帮扶崆峒区脱贫,先后选派3名优秀干部在崆峒区担任重要职务、13名优秀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确定76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1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该厅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入股配股等多元增收产业。在麻武乡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农特产品开发项目,帮助该乡城子村创办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主打种植养殖,一个侧重山货农特产品开发。
图为崆峒区麻武乡城子村扶贫农特产品“城子山货”。 朱婷婷 摄
如今,合作社创出的“城子山货”胡麻油、土鸡、土鸡蛋和土蜂蜜已通过网络渠道走出大山,远销全国各地。贫困户同时作为合作社的股东,年底领取分红。村民们称帮扶干部“接地气、有人气、提心气”。
让崆峒区人民吃上“旅游饭”,一直是崆峒山下民众的新梦想。为此,该厅给崆峒镇协调落实帮扶资金200多万元,打造了崆峒镇半山农家乐示范点、崆峒山大景区停车场等旅游配套硬件设施项目,推动了崆峒区旅游特色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甘肃省文旅厅还多次联系平凉红会医院在崆峒镇高岭村、中河村开展义诊活动,并为民众捐助药物。医生把脉问诊、指导百姓用药,并为其讲解“医疗帮扶”的相关政策,让老百姓体会到惠农政策的阳光。
借助农村“三变”改革的东风,将农户的土地和母牛入股、项目及帮扶资金折股、群众投资及村集体资源变股等方式,甘肃省文旅厅在麻武乡建成了肉牛养殖示范小区,配套畜草加工设备,积极推进“牛”产业优化升级,让养牛氛围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麻武乡麻武村党支部书记韩爱军说,村上历来有养牛的传统,但每户仅有1至2头,从未形成规模化养殖,省文旅厅帮他们村建成了肉牛养殖示范小区,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为养殖农户培训技术,让贫困户入股分红。
同时,利用帮扶资金给养牛户发放7500元作为购牛资金,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养牛的贫困户,协调有条件的农户实行“代养”。现在村上村民个个成了养牛能手,养牛致富已成为麻武村一大亮点。
甘肃省文旅厅还协调兰州大学在大寨乡展开“教育扶贫”项目;协调甘肃省人寿财险公司为香莲乡乡村干部家庭办理了财产保险;协调天津市河西区为麻武乡7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启动资金。
“精准扶贫这条路不仅要走实,更要走深。”甘肃省文旅厅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晓峰表示,要将帮扶工作从“输血”变成“造血”,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拼劲全力甩掉“贫困户”的帽子。(完)
相关新闻
- 2019-12-06甘肃平凉现雾凇美景 千树万树“梨花”开
- 2019-12-05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学子:一碗平凉酸汤面
- 2019-11-22甘肃平凉启运苹果陆海贸易新通道 拓路海外市场
- 2019-11-21平凉红白喜丧新办简办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