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扶贫看津陇】甘肃秦安:“指尖经济”筑就产业扶贫梦
【专题】东西部扶贫协作(天津—甘肃)两地记者联合集中采访活动
对于群众而言,“不愁吃、不愁穿”需要以稳定的收入为基础,以稳定的就业作保证。而现在未脱贫的群众,缺乏产业、不能外出打工者居多。为了让这一部分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近年来,在天津市津南区的帮扶下,甘肃省秦安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各种类型的扶贫车间,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月14日,在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仿古城墙上方一处古色古香的院内, 一排排外形设计酷似窑洞的建筑,青砖红门,从左至右,整齐地排列着。走进窑洞内,各式各样的彩陶工艺品展现在记者面前。桌案上,匠人专注的右手攥着彩笔,在精美的陶罐上划动着,每一次彩绘即见纹路。不久,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呈现在陶罐上,让现场的记者赞叹不已。
这位匠人叫康晓刚,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康晓龙,兄弟两个是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的负责人,负责义务传授学员制陶技艺,同时他们也是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陶器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90后的康晓龙打小就跟着父亲上山,打下手干零活,慢慢就学会了制陶。高中毕业那年,康晓龙短暂外出务工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还是更加钟情于制陶手艺,也希望能为传承制陶工艺出份力,索性就回到了村里,开始了自己的制陶生涯。
秦安县是新石器时期大地湾文化遗址的所在地,这里的“彩陶工艺”远近闻名,素有陇上“陶之乡”的美誉。康坡村全村500多户人,有200多户从事陶器烧制。长久以来,由于经营分散,质量参差不齐,村里人有手艺但没效益,康坡村在脱贫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制陶匠人是艰辛的。55岁的康坡村村民康旺才从事手工制陶已经30多年了,他见证了康坡村陶艺发展的变迁。上世纪80年代实施包产到户后,他就过着一边种地一边制陶的生活。上半年忙活地里的活儿,下半年制陶,陶器烧制好后用架子车拉到县城和其他乡镇去卖,“两个人拉着一辆车,天不亮就出门,回到家天也黑了,近的走二十多里,远的一百多里。”康旺才告诉记者。
尽管有手艺,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用陶器越来越多地被塑料、钢铁等其它材质的器物所取代,康坡村的制陶业开始衰落。康旺才也由于陶器市场的不景气,自己年龄也大了,不得不回乡继续种地,靠着几亩苹果和花椒维持生计。
这一切的转机从2018年开始。根据东西部扶贫协作安排,天津市津南区对口帮扶秦安县,该区的咸水沽镇对口帮扶秦安县兴国镇。2018年,咸水沽镇出资100万元,兴国镇自筹近20万元,建起了667平方米的制陶车间,包括窑体修复加固、制作室、彩绘室、包装室、陈列室等,购置了电窑等先进设备。
天津的帮扶,让康坡村制陶工艺实现“复活”,给了村里制陶艺人坚守传统技艺的信心,更直接创造了工作岗位,带动了全镇多个村的贫困户脱贫。天津市津南区挂职干部,秦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辛召东表示,援建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既是为了传承珍贵的陶艺文化,也为了能帮助本地群众脱贫致富。
陶艺扶贫车间成立后,康旺才开始在这里工作。扶贫车间实行计件工资,他是熟练工,一天能挣100元左右。再加上家里苹果和花椒收入,生活比以前真是好太多。
依托陶艺扶贫车间过上好生活的不止康旺才一家。2018年,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已带动康坡村132人脱贫,63户贫困户也将依托该扶贫车间完成脱贫。
“小车间”推动“大扶贫”。在后续的陶艺销售方面,天津津南区一家企业一次就签订了价值两万余元的彩陶工艺品订单,扶贫车间先后与甘肃几家博物馆建立了复制品制作合作关系,产品在天水高铁站和伏羲工坊等窗口单位进行展示宣传,车间的订单式销售和网络销售都有了很显著的进步。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我们作为新时代年轻的制陶人,也在寻找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陶艺传承队伍。用‘指尖艺术’做出更精美的陶艺,带领全村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康晓刚兴奋地说。
相关新闻
- 2019-12-04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舞台 ——秦安县扶贫车间发展侧记
- 2019-11-26开对“药方”产业兴 ——天津市津南区帮扶天水秦安县侧记
- 2019-12-06电商扶贫的秦安实践
- 2018-09-10脱贫攻坚看甘肃丨秦安小曲唱响精神扶贫主旋律(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