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成县编织巧手拓增收途径 助乡村妇女"多一份保障"

19-12-18 1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玉芳

图为甘肃陇南市成县小川镇小川村巧手们编织的花束。 闫姣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18日电 (闫姣)家住甘肃陇南市成县小川镇小川村的周东芳是一位“80后”编织巧手,一年前,她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将同村留守妇女的手工活“搬上”各大电商平台,让她们多了一份收入和保障。

  母亲是裁缝的原因,周东芳从小耳濡目染手工技巧,上小学时就能织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个,长大后的周东芳成了村里有名的巧手“编织师傅”,农闲时村里妇女都来跟她学织毛衣、拖鞋,以贴补家用。

图为甘肃成县小川村妇女在农闲时节做手工活赚零花钱。 钟欣 摄

  成县过去限于交通、通讯等因素,当地增收渠道少,贫困户居多。迫于生计,年轻男子多外出务工,女子留守照顾家庭。这两年,该县多措扶持“能人巧匠”,盘活了“留守资源”,带贫效果较为明显。

  两年前,被推选为村妇联主席的周东芳前往省城接受了甘肃省妇女联合会的巧手培训。返回时,她也将“工作”给妇女们带了回来。“带回来一些拉菲草,妇女们编织成草帽,之后再寄给厂家赚取手工费。”她说。

  在这之后,周东芳萌生了将针织拖鞋、毛衣都拿出来卖的想法,注册成立“巧手创意坊”,吸纳培训了60多名农村妇女。开发“新品种”如编织花束,并广泛在微信朋友圈及各大短视频平台传播编织过程,吸引了大批粉丝和买家。

图为甘肃成县小川村妇女编织的花束成品。 钟欣 摄

  2013年起,成县就大力发展“电商扶贫”,多措培养电商专干,依托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帮扶干部、村组干部等群体,打通了网店、平台、就业、信息四条电商带贫渠道,帮助农民开网店、销网货。至今,当地已有较为成熟的电商全产业链。

  在此过程中,周东芳也多次参加电商培训,并主动联系当地各大电商企业,入驻陇小南商城,通过网络平台推广手工制品推广。“每天都有订单,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农村妇女照顾家人,不能出去工作之便,让家庭主妇居家灵活就业。”她说,目前采取“计件工资+照顾家庭”两不误,统一送发销售的模式,既增加了农村妇女的收入,又丰富了她们的文化生活。

  同村的王巧会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日常生活围着锅台、灶台转,闲暇时间就玩玩手机,晒晒太阳闲聊天。“自从开始利用零碎时间编织,我整个人都有精神了,有事干又有钱挣,好事。”她介绍说,她每天能织3双拖鞋,挣40多元手工费,在农村已非常实惠了。

  下一步,周东芳打算在各大网站持续推广手工制品,并借助政府“搭台”的活动多外出推介,以打出知名度,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白了头发 绿了荒漠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白了头发 绿了荒漠
  • 甘肃敦煌:守护千年“文化记忆” 丝路古镇再现时代风华 甘肃敦煌:守护千年“文化记忆” 丝路古镇再现时代风华
  • 雪后临夏州康乐县八松乡烈洼村山乡银装素裹 雪后临夏州康乐县八松乡烈洼村山乡银装素裹
  • 矢志不渝战贫困 砥砺奋进奔小康——陇南武都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矢志不渝战贫困 砥砺奋进奔小康——陇南武都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白银靖远:搬出“穷窝窝” 迁来新生活 白银靖远:搬出“穷窝窝” 迁来新生活
  • 临夏州积石山县“十三五”第二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临夏州积石山县“十三五”第二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 庆阳西峰特色产业形成气候 庆阳西峰特色产业形成气候
  • 兰州市近三年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559人 兰州市近三年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559人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